这一点赵昊焕坚信无比。
当听到“预备”口令后,他屈肘的手臂处于一种既放松又蓄势待发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很难做到的。
起码另外几个人都做不到。
赵昊焕也很难。
因为这需要更多的本体感受参与进来。
让自己的肌肉在没有受到自己的控制时候,自然的进入一个固定模式中。
那这样就可以自然的减少支撑时候的消耗。
感觉上好像处于一种放松的姿态。
但其实肌肉已经不用主观参与,就完成了发力结构。
这就是本体感受的好处。
经常健身撸铁的朋友肯定能够感觉得到突然有一天当你的实力提升,或者是你的状态特别好。
以卧推举例,原本100公斤你会觉得特别特别的沉重,但突然有一天你撑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它变轻了不少。
但事实上是这100公斤的重量变松了吗?
当然不可能。
是地心引力为你开挂了吗?
当然也不可能。
地心引力,人人平等。
事实上就是因为你的肌肉强度,以及你没有被更多深究的一个东西,本体感受。
变得更好了。
自然而然,在同样的一个姿态和发力模式下,不需要你调动更多的神经强度就可以完成。
比如苏神这个。
从转动惯量的角度分析,手臂屈肘后,其转动惯量减小。
转动惯量I的计算公式为I =∫rdm,r为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dm为质点的质量,屈肘使得手臂上各质点到肩部转动轴的垂直距离r减小,从而转动惯量I减小。
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在摆臂过程中,角动量L = Iω,ω为角速度保持不变,当转动惯量I减小时,角速度ω就会增大。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肌肉力矩作用下……
苏神现在这种曲臂的手臂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摆动。
从而更快速快速做出绞剪动作。
有力地带动身体向前冲。
甚至他的曲臂起跑姿势还能够让自己在起跑瞬间更加灵活地调整身体姿态。
迅速进入黄金三步后的加速状态。
于上面两者相比,苏神这个……
曲臂起跑的动作幅度更小。
肌肉反应速度更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