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美国队也是够惨的,100米和200米都捞不到冠军,现在唯一有机会的200米费利克斯这个头号大热门。
就这样倒下了。
简直是差点把刚刚接任阿美丽卡田鞋的人,差点鼻子都气歪。
全军覆没呀。
女子200米都没机会,难道你还说了男子200米有机会吗?
更加没机会啊。
阿美丽卡这一次的莫斯科之旅估计是要回忆惨淡。
回国又肯定要听到不少人蛐蛐。
想到自己出国之前的豪言壮语,那简直就是一阵一阵的头疼。
当然,第一集团除了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当然就是我国选手——
陈娟。
第六道的陈娟踏上助跑器时,曲臂起跑的姿态已如烙印般定型。
她的双臂不是直挺挺地撑在地面,而是大臂与小臂折出一个紧凑的锐角,肘部几乎贴着髋部两侧,掌心虚按在起跑线后沿的塑胶上,指尖微微蜷曲。
这不是放松,而是将肩部肌肉的张力锁在一个更省力的发力区间,仿佛把上半身的重量都压在弯曲的臂弯里,随时能借着手臂的弹性弹向前方。
曲臂起跑。
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
因为整个女子比赛里面只有她一个人这么做。
当然一眼就能认出来。
前腿膝盖弯出近90度,脚掌内侧紧扣前踏板,后腿则以脚跟为轴,脚掌外侧压实后踏板,整个下肢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髋部压得比直臂起跑的选手更低,像一头蓄势的猫科动物,将重心牢牢钉在起跑线前的方寸之地。
发令枪响的瞬间,陈娟的曲臂支撑率先释放力量。
启动反应也不错。
0.149s。
女子里面是很可以了。
曲臂。
推出。
不是直臂支撑那种“推地”式的发力,而是弯曲的肘部像弹簧般骤然弹直,大臂带着小臂向前上方摆动,这种摆臂的爆发力直接带动上半身重心向前冲。
这是曲臂起跑的核心优势,省去了直臂从“撑”到“摆”的力量转换损耗,让上肢的驱动力与下肢蹬地形成瞬间合力。
后腿踏板被蹬得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不是猛地向后蹬,而是以一个向前上方的角度弹出。
脚掌离开踏板时,小腿肌肉的收缩带着明显的爆发力轨迹,前腿则顺势向前跨步,膝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