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没有时间差。
手臂前摆到一半时,蹬地腿刚好完成发力,核心则轻轻做着“前后牵引”的动作,确保力量传导不脱节。
到10米节点时,他的动作依旧“丝滑细腻”,没有多余颤动,每一个关节的运动都服务于“向前加速”。
像一台精密的“节奏机器”。
用细腻的协同,开始为后续途中跑打下“低损耗”的基础。
劳逸这边,虽然在这一群人里面,他不是那么起眼。
但已经30岁了,他也做出了自己最后的努力。
劳逸知道自己的启动没有加特林的稳健控力,也没有苏神的爆发力倾泻,天赋他的确是不如这些人,这没有什么好不承认,毕竟全世界的端口运动员里面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这些人。
那么他就采取另外的方式。
这个赛季的冬训,是以“化繁为简”为核心,彻底摒弃了多余的技术细节,完全靠身体本能的协同带动动作,让0-10米的每一步都透着“以身体为核心”的简洁与顺畅。
准备走出属于自己的务实启动节奏。
这个点被说出来的时候,苏神和兰迪都表示了赞同和赞许。
因为的确这么做很重要,也很符合现在劳逸的身体实际。
在技术上,他即便是想要再寸进也很难。
年纪已经越来越大。
而且他现在更多的是要保持住一枪的续航能力。
把自己的一枪能力继续提升。
那最好的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减法。
化繁为简,这个路子不经意间也正好和他的整个人的个性相互配合。
反而让他仿佛抓住了什么窍门。
整个人感觉脑袋上多开了一道灵光洞。
就比如他现在的预备姿势。
就已经是做出了不少调整。
他的“各就位”姿势就藏着“简化”逻辑。
双手撑地时不用刻意追求“肩宽对齐”,只以“自然舒适”为原则,掌心轻贴塑胶,小臂肌肉不紧绷,避免因刻意调整姿势消耗神经注意力。
“set”阶段,臀部抬高幅度随身体本能调整,不强行追求“高发力角度”,小腿肌肉只保持基础张力,不像其他选手那样“提前憋劲”。
整个预备姿态没有“技术框架”的束缚,更像“让身体自然进入待发状态”,为后续“身体驱动”打下基础。
当然你看起来这样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