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线。
摆臂节奏再次加快。
双腿交替的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红色身影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能量。
再次向前窜出了半个身位。
辛比恩也在咬牙坚持,但他的步频已经达到了极限,开始出现轻微的波动,这就是年轻选手和老将的差距,在极限状态下的节奏把控……
还是老辣的劳逸更胜一筹。
最后15米!
高津圭已经被甩开。
劳逸的核心肌群如钢索般紧绷,死死锁住身体平衡,避免了任何多余的晃动,将能量损耗降到最低。
他的呼吸虽然急促,但依旧保持着规律,没有出现紊乱,这是顶级选手的心理素质。
劳逸心理素质的环节从不让人质疑。
辛比恩还在追赶,但他的身体开始出现轻微的后仰,这会影响发力效率,差距正在被慢慢拉开。
现在终点就在眼前。
劳逸没有盲目挺胸,而是遵循二沙岛训练中“低重心精准前送”的核心要领:核心肌群瞬间收紧,凭借自身的重心优势,上半身不后仰、不偏移,反而将骨盆微微前倾,带动胸骨向前做“点对点”的精准推送。
这个动作看似细微,却能让力量全部集中于躯干前送,每一分发力都精准作用于计时点,避免了矮个子选手压线时的身体晃动。
辛比恩也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他猛地挺胸压线,但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身体失衡,上半身出现了轻微晃动,反而浪费了发力效率。
而劳逸的根本都没有压线的意思。
双臂摆动降至最低频率,避免多余动作分散力量,双腿保持最后两次高频蹬伸,脚踝蹬离地面时的弹性反馈,与躯干前送形成协同。
呼————————
小组第1,毫无疑问是鲍威尔。
在0.1米每秒的小逆风状态下。
鲍威尔轻松跑出了9秒95。
自然是领跑第一进入半决赛。
第2位就是刚刚在跑完的我国选手——
劳逸。
“10秒03。”
“很不错的成绩啊,最后有明显的放水。”
“很轻松就压住了非洲那边的年轻天才选手辛比恩。”
“看起来对于他来讲,第二枪想如何进入决赛才是要做的事情。”
“预赛还没有考虑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