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鸟巢”陷入极致寂静,数万名观众屏住呼吸,握紧拳头,等待着那道红色身影用七步上栏撕开赛道。
嘭——————
“比赛开始!”
刘祥也明显有些压不准时间,但还是跟着说道:“比赛开始了。”
发令枪响的瞬间,谢文君的蹬地爆发力瞬间爆发。
后脚蹬离起跑器的刹那,髋、膝、踝三关节同步伸展,产生强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同时曲臂前摆带动上半身向前俯冲,七步上栏的节奏即刻启动。
他的起跑反应时达到0.138秒,虽略逊于舒本科夫的0.132秒,但七步上栏的技术优势从第一步就开始显现。
第一步步长精准落在1.45米,随后每一步步长以5厘米的幅度稳步递增,步频保持,既快又稳,没有丝毫拖沓。
相较于八步上栏选手需要在启动后刻意调整步频来衔接上栏,谢文君的七步上栏更显紧凑高效。前两步他快速建立加速节奏,双腿如小马达般交替,上肢曲臂摆臂与腿部动作形成1:1协同配比,力量传导流畅无阻。
第三步开始,他的身体重心逐渐前移,为上栏做准备,步长进一步扩大。
却依旧保持步频稳定。
没有出现八步上栏常见的“节奏卡顿”;第五步时,他已逼近第一个栏架前3米处,目光始终锁定栏架顶端,核心肌群进一步收紧,确保身体姿态稳定。
第六步,蹬地力量明显加大,脚踝弹性势能快速积蓄。
第七步,也是最关键的起跨步,他的后脚精准踩在距栏架1.2米的起跨点,蹬地瞬间将积蓄的爆发力全部释放。
身体如积蓄已久的弓弦。
弹弓一射。
快速般向栏架跃去。
整个七步衔接过程,谢文君的动作如精密仪器般精准,没有丝毫多余晃动。从蹬地启动到起跨上栏,七步节奏一气呵成,比传统八步上栏少一步的优势,让他在第一个栏架前就抢占了0.02秒的微弱优势。
当他的身体腾空而起,双腿交替跨过栏架时,红色身影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栏间过栏高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既避免了过高过栏浪费时间,又防止了擦栏风险,完美诠释了七步上栏“紧凑、高效、精准”的核心要义。
反观舒本科夫,虽然起跑反应更快,但八步上栏的节奏相对拖沓,第八步起跨时才勉强追上谢文君的上栏节奏,蓝色身影腾空过栏时,身体姿态略显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