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肢摆臂的高频带动下肢步频,间接弥补步幅不足带来的推进效率问题。
等等等等。
孙海瓶这一次积极的配合和投入,也给了谢文君很好的安慰。
当然最主要是因为他的压力没有刘祥那么大。
没有那么大的关注度。
也没有因为受伤之后必须想要王者归来的决心。
他的精神状态会更松弛。
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
再加上正好又有个两年的空档。
再加上08年就过来在这边训练。
一切都给了他可能性。
让他不需要和刘祥那样急于求成。
而且刘祥当年留下的所有经验以及试错的方式,也降低了他的学习成本。
让他终于能在今年。
把这套技术展现在鸟巢上。
而这本来是刘祥当年想做的事情。
按照原本的设想,以刘祥的运动能力来说,比到2015年应该是没问题,还能够保持一定的竞争性。
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谁不想职业生涯在鸟巢跑两次呢?
把两次高光时刻都留在鸟巢呢。
就是很可惜。
没做到这一点。
所以孙海瓶其实自己也有这个方面的遗憾。
因此在写文俊想要做这样的改变的时候,他这一次只是稍微沉吟,便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全力支持。
然后就有了现在大家看见的这一幕。
谢文君虽然面对同样采取这个技术的大卫.奥利弗以及梅里特还有些追不上。
但也因为这个技术直接让自己位于前三的行列。
因为这个技术的成功让自己不至于面对前面两个人的时候被拉开,他们三个人处于同一序列。
能够在启动环节就能位于前三,位于和奥利弗梅里特,这两个超级高手,同样一个梯队。
已经是完美的启动了。
剩下的。
就看自己如何兑现这两年的辛苦了。
刘祥一看,立刻就脱口而出:
“七步上栏!跟上了,不落下风!”
就是同时欣喜的时候又有一些担心。
这样的强度。
这个技术的难度。
自己这个小师弟如何均衡,如何调整呢?
如果强行使用,弄巧成拙,反而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