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至的影响下,麦小苗也渐渐学会了欣赏刘妈身上的种种优点,最终也发现,刘妈除了没有学历,在生活上足以充当老麦家人的导师。
如果把这也视作一种知识或者智慧的话,刘妈和老麦其实也是平等的。
“我们会经常回来的。”麦小苗说道:“现在我们的设备好了,在哪里都能做事。”
“那真好,你们这设备老麦也能用吗?要是这样的话他是不是也可以在家上班?”
“爷爷和我们不一样。”周至想了一下如何跟刘妈解释这个问题:“我和小苗算个体户,干什么,怎么干,都是自己说了算。爷爷相当于在国营单位里当管理人,怎么干,干什么,那是有一系列的制度和管理层约束的,而且爷爷也要服从上级的领导和管理,还要对下级做出指导和榜样,要求比我们高太多,他是不可能不上班的。”
“那就没办法了。”刘妈笑道:“他这劳碌命是跑不脱的了。”
吃完面条,周至开始准备做粉蒸肉,和刘妈一起搬出存货来处理。
下层放素菜,分出六个格子,分别放芋头、土豆、红薯、糯米饭、新鲜豌豆、四季豆。
上层分三个区域,分别是粉蒸肥肠,粉蒸排骨,粉蒸五花肉。
洗肥肠这个活周至肯定抢着自己来,其实大城市的肉铺已经处理得相当干净了,主要就是做最后的清理,和处理掉多余的肥油。
老麦贪嘴,但是肥肠的胆固醇又高,对他健康不利,周至只好将油清理得干净一些,其实胆固醇一样不少,不过是用这样的做法来应付刘妈监督而已。
米粉是自己做的,将大米、八角、花椒、桂皮、香叶放到锅里翻炒一下,去除水份炒出香味之后,用打粉机打成粗粉就好。
接下来要炼豆瓣酱,将熟菜油用葱、姜、洋葱炸过,再用炸葱油和豆瓣一起小火翻炒,再将熟油豆瓣加入到食材里拌匀码味,最后调入精盐,白糖控制好咸淡和甜味,最后加点白酒,和米粉一起拌匀,松散地摆放到蒸笼里,上锅开蒸。
蜀中最传统的粉蒸肉吃饭是粉蒸肉配蒜泥蘸碟和白粥,白粥还不能熬太浓,这些刘妈随手就做了。
刘妈还不忘夸周至从凉山寄来的花洋芋和人头芋味道不错,还说已经将小芋子寄去老家了,至于种不种得出来就不知道了。
现在的麦小苗已经知道了在国内推广一项农技成果是多么的艰难,最主要的就是乡镇一级的领导干部能力和眼界相对不足,而农民阶级天生有其保守性和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