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涉及到专利的布局,投入,研发,保持领先,所需要的资金是海量的。
往往一条路选择错误,就可能导致一家辉煌的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兴盛的产业万劫不复。
而四叶草集团的非线性摹拟超算矩阵体系的成功研发,表面上看是麦小苗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着卓越的科研团队,联合国家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共同努力得到的结果,但是底下却是无数次专利储备的提前布局与正确选择。
一次或者一些选择正确也就罢了,无数次的选择全都正确,正确到最终可以将这些专利联合起来,促成一个新型架构的,可以说完全是革命性的算力体系的诞生,一点弯路不走,一点坑不跳,能为国家在这个产业上节省出一二十年本来需要苦苦追赶的光阴,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因此麦明东一直认为周至的直觉敏锐,眼光独到,眼界开阔,对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把握,这些东西不可能是凭空得来的,必然是对于产业内的知识产权体系有着深刻的关注,同时对应于产业发展动向,有着明确的分阶段的具体操作,才能够在鱼龙混杂的新技术新专利中摒弃鱼目,找到珍珠,最终用这些珍珠拼出一个美丽的王冠。
当然这是麦明东过高地估计了周至的能力了,周至的眼力眼界其实真就是凭空得来的,主要重生者对后世相关产业发展有着足够深的前情了解。
当然光有这些了解也不行,还需要一步步付诸实践,而且还要重修上一世没有修过的那些功课,补上对于产业内的知识产权体系的,深刻清晰的认知和把握这一环,不然同样会找不到抓手。
重生者也不是就可以躺赢的,就算是了解了未来的行业走向,同样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一点周至还是觉得挺骄傲的。
有了天星地网体系后,麦明东的研究方向也开始了调整,作为国家未来卫星数据的采集传输的“基准骨干网络”,中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安盛基金十几颗星的“小打小闹”。
这是一套跨时代的设备体系,哪怕是周至在后世都没有听说过,对于其中具体的风险也不敢说能够绝对把握。
按照这个体系的建设的蓝本,未来的空天系统当中会存在一些通信节点,这些通信节点具备强大的通讯能力,可以成为“空天卫星枢纽”,负责进行空天信号和空地信号的传输交换工作。
有了这个高效的网络后,未来的卫星就能够将占据负载相当大的空地通信模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