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它坐落于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被誉为“丝路明珠”,现在的疏勒也成为了新的“西北明珠”。
东非在疏勒建设的机场已经完全竣工,并且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这让疏勒成为了东非和西域省府重要的联络枢纽。
从瓜达尔或者卡塔尔,飞往远东帝国的飞机,绝大部分都会先降落在这里检修和调整,然后再飞往迪化和远东帝国其他地方。
疏勒古城因为疏勒机场的建设,也重新繁荣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商业重镇。
而在疏勒机场的建设过程中,东非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为了落实这块被东非选中的通商口岸,首先要解决当地的治安问题。
疏勒作为边境地带,所以这里英国和苏联等境外势力十分活跃,因此在东非的帮助下,在1936年初,西域省府对疏勒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扫清了当地苏联等境外势力的触手。
对于这次和东非的合作,西域省府是完全没有异议的。
诚然,对于远东帝国来说,东非也属于境外势力,但是威胁远不如苏联和英国,苏联的领土直接和西域接壤,而英国则是最重要的殖民地,挨着这里。
所以引入东非这个境外势力,不仅能够平衡英国和苏联,还能减少西域省府对苏联和英国的依赖。
在西域省府管辖的地区武装,甚至组建了全东非制式武器的摩托步兵团,并且东非还派出了一支专业的军事顾问团,指导西域军队训练,战术和武器装备的使用。
其中疏勒县驻扎的新边防二团三营,就是一支完全东非标准化打造的部队。
当然,就和远东帝国的所谓德械师一样,这支西域省府控制的军队,因为预算限制,肯定不可能和东非军队完全一样。
疏勒边防第三营部。
东非军事顾问塔尔希正在和边防第三营张营长就疏勒县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
“张营长,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合作,我认为你们这支部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掌握了现代化作战的部分思维。”
“在我们武器装备的加持下,疏勒地区基本上没有势力,能够再和你们作对,所以我建议趁着敌人还在喘息的时候,将他们完全扼杀在黄沙之中。”
张营长皱着眉对塔尔希说道:“塔尔希顾问,关于疏勒地区的安全问题,应该没有必要再小题大做了吧?”
“我们已经完全消灭了叛军和分裂分子,它们即便想卷土重来,也没有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