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6月8日。
在远东帝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东非调研团队,此时正在和当地的政权进行接触,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个同样对红色区域充满好奇心的美国记者,他的姓氏叫斯诺。
在这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方,见到一个美国人,调研团的兴致还是比较高的。
黄土高原的政权控制区,对于世界绝大部分国家民众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陌生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
除了他们本身的地理位置偏僻以外,金陵政府的刻意封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也是这位美国记者孤身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
他想揭开这个政权的神秘面纱,并且将他的一些实际情况公之于众。
调研团的团长格莱登对这位美国记者询问说:“斯诺先生,在这个地方见到你,真是让人感到惊讶,如果是苏联人,我想也不会如此突兀。”
斯诺说道:“格莱登先生,其实我也对你们东非人出现在这里感到有些错愕,而且看你们的情况,你们远比我对这里感到熟悉。”
“我虽然在远东帝国生活了几年时间,但也是近期,才来到这个地方。”
格莱登笑着说:“这并不奇怪,我们东非在远东帝国西北有很多正常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所以,在远东帝国西北部的东非人数量并不算少,在覆盖整个远东帝国庞大西北地区的外国人数量里也就苏联人可能更加常见。”
苏联和西北政权有联系这是必然的,除此外,苏联本身在西域省还有大量经济活动,毕竟苏联是远东帝国邻国。
格莱登接着说:“但是苏联人更多活跃于西北的西域省和北部,在关中还有北部高原地带,我们东非的人员就更常见了。”
“最近些年,东非对这里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毕竟现在远东帝国沿海和北方并不太平。”
这里具体指的就是东非在远东帝国资产的转移。
斯诺对此也有些了解,毕竟曾经东非在远东帝国的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在淮海地带,但是自从三十年代初的远东帝国特大水灾后,东非在远东帝国的投资重心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斯诺问道:“格莱登先生,东非在远东帝国西北的活动确实比较活跃,在关中的时候,我就见过你们投资的一家工厂,据说现在东非是对关中投资最主要的国家了。”
格莱登摇摇头说道:“对于这件事我并不了解,毕竟我们可是不是商人,而且远东帝国的西北,本来就因为深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