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越靠北,越适合对外贸易的发展。
而赞比西河在东非已经属于偏南的位置,它的出海口直对着莫桑比克海峡,对面则是马达加斯加岛。
因此,欣代市和太特市的地理位置,让他们更适合发展对澳大利亚和南洋的贸易,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东非开发巽他海峡航线后的成果。
但是,东非对南洋的贸易中,马六甲海峡依旧是主线,巽他海峡始终是备用线路,因为前者的风险更低。
而澳大利亚的体量显然无法支撑起东非南方的贸易繁荣,所以即便是欣代市和太特市等南方城市,他们的重点依旧是和亚欧大陆上的国家进行贸易。
瓦瑟尔厅长说道:“虽然赞比西河的位置差了一些,但是这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不不是太大,从欣代市出海前往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也就比北方城市多跑一段距离。”
……
时间转眼来到1938年。
西班牙的内战情况也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马德里市区里的政府和民众肉眼可见的气色变差了许多。
此时,马德里已经被佛朗哥领导的国民军围困了超过一年多的时间。
城市的三面都被敌军包围,只有通往东南方向巴伦西亚的道路还在共和军控制下,成为一条脆弱的生命线。
由于封锁,马德里的食物、燃料和药品供应极度匮乏。市民主要依靠定量的、少得可怜的口粮生存,如鹰嘴豆、扁豆和偶尔的马肉。黑市繁荣,但价格高昂,普通民众根本无法负担。
尽管没有大规模地面进攻,但马德里市民每天都生活在炮击和空袭的恐惧中。
国民军的炮兵和空军经常对城市进行轰炸,目标包括居民区、市场和水电设施,旨在摧毁平民的士气。
两名来自法国的共和军士兵,走在马德里的街道上,他们有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有的失去了身体的某个器官,面色憔悴,骨瘦如柴。
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下,国民军对马德里的封锁比前世更加严苛,物资极度匮乏。
“马丁……你说我们还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么?”安东尼奥用沙哑的嗓音低沉的问道。
他的眼睛里完全没有一丝光彩,仿佛和被炮火晕染的马德里街道一样,充满了阴暗。
马丁并没有回答安东尼奥,只是默默的走在前面,他的身形显得极为压抑,每一步都很沉重。
安东尼奥自顾自的说:“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一年前初到马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