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在开封府开发军屯,永宁伯更是拉了许多饥荒出来,而担保人正是日益兴隆起来的宣大商社。
在发展军屯的同时,永宁伯还在开封府、乃至周边各州府大力推动“减租减息”运动!
虽然对于稳定河南当前形势,安定民心,恢复河南一省的民力,有着极大的好处,但各家地主豪强对此却不能理解。
毕竟到手的钱粮,谁又会心甘情愿的吐出去呢?
不过,也有一些地主豪强比较开明,他们对于“减租减息”这个政策,还是很支持的。
正是这项利于地方稳定的“减租减息”运动,再一次将永宁伯推向了河南地方豪强的对立面,也使永宁伯成为河南地主圈眼里的“财狼虎豹”。
还是——喂不饱的那种!
但是在河南百姓的心中,永宁伯就成了救世主,仿佛救苦救难的菩萨一般。
不过,永宁伯可是给李岩李公子下过套的人,这里面的弯弯绕他是最清楚不过,又怎会不做预防呢?
对外,永宁伯一律宣称“军屯”是为了河南地方稳定,使得百姓能够活下去百姓。
而对于“施粥”这一善举,他更是声称乃是奉了皇命而为之,所有百姓在临粥前,都要对着京城的方向跪拜,三呼万岁后才能领粥。
当然,不管他怎么做,也免不了既得利益者集团的构陷。
对此,永宁伯心中坦然,总不能为了免于既得利益者的构陷和攻讦,就不去做事了吧!
他此刻的心志已经不是初来时那般,只想着独善其身,让自己能够舒舒服服的活下去。
而今正逢乱世,内有流寇肆虐,外有建奴虎视眈眈,稍有不慎,这大明朝的花花世界就要改名换姓啦。
李自成?
多尔衮?
这两个人,永宁伯是一个也没看上!
大明的花花江山决不能交到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手上。
不行,绝对不行!
…………
八月二十一日,永宁伯率领卫队返回了开封府城。
许州城,则是陈铮率领白虎营战士坐镇于此,控制着周边的禹州和襄城、临颍等县。
而大同总兵王朴则率军前出南阳府的叶县、舞阳一带,不过并未向南阳府境内深入,暂时就驻扎在叶县、舞阳之间休整。
李辅明的山西兵已经撤回了朱仙镇,独留李际遇驻扎在商水县城,控制着开封府的南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