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都对军票十分认可。
因为,这些军票到了他们的手里,也并非是无用的废纸,他们可以用这些军票去宣大购买当地特产,尤其是勇毅军各处工坊出产的好物件。
只不过,一些小商家、小商铺对此心存疑虑,他们其实也是听信了身边那些世家大户们的谣传,又或者受到了他们的威胁,才拒绝收取军票代替银钱。
最坏的当属那些世家豪族和乡绅官吏,他们不敢当面硬刚永宁伯的大军,却在私底下小动作不断,一面相互勾结,串联起来诋毁永宁伯声誉,一面动员起各自身后的暗藏势力攻讦永宁伯和勇毅军。
而更为可恨的便是,他们自己名下商号承认军票,这边收了军票转身就去宣大采购紧俏的商货,可另一方面又大肆造谣,声言军票就是一张废纸,逼迫那些小商铺不认军票。
在勇毅军的一些将领看来,他们此举几乎等同于宣大地方上那些通奴商家之行径,完全可以按照通贼之罪来论处。
但永宁伯不发话,他们也只能私底下发发牢骚罢了,完全拿这帮子恶豪劣绅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
随着宣大一系各路官军的陆续撤出,河南地方上的粮草供应压力登时减轻不少。
但无论是各处官道上,还是通航的河道上,车队、船队依旧络绎不绝,且各车队、船队大多配有武装护卫,他们有的是镖行护卫,有的则是自己商号的青壮护卫。
而在各家镖行之中,牛胜的宣威镖行可是占了大头,非但京畿通往宣府、山东、河南各条线路,大多被宣威镖行掌控,就连河南境内各条商路,宣威镖局也都插上了一脚。
有背景是真的好——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宣威镖行背靠着永宁伯这棵参天般的大树,各地官府在明面上自然是不敢过分为难,而在武力方面更有宣府镇勇毅军在背后撑腰,就连镖行里的镖师、护卫、快手,哪个不是战场上见过血的狠茬子?
他们的业务范围也很广,不论商货、还是人员,都可以护送,甚至还给一些官绅仕宦、地方豪强富户做保镖,干看家护院的活计。
宣威镖行与元隆昌车马行相辅相成,车马行开到哪里,镖行就开到哪里,如果没有别的生意,镖行就专门做车马行的护卫。
不过,在山西、京畿、河南等处还有一支护卫力量,那就是勇毅军的战士们——不过这个待遇可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
只有那些与勇毅军关系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