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好几本病历往办公室走,杨平问他:“思思,你这是做什么,不会有人用童工吧?”
“我帮他们贴化验单,我贴得又快又好,他们最喜欢我帮他们贴。”思思自豪的说。
杨平刚想问几句,宋子墨从办公室走出来:“教授,我下午在国际诊疗部出诊,收了几个病人,你要不要去看看,其中一个骨肉瘤的患者。”
“多大年龄?”
''三十八岁!”
三十八岁的骨肉瘤患者比较少见,这种肿瘤一般好发于青少年。
“我去看看。”杨平说。
“这个患者是剑桥大学的一位物数学教授,他自己检索文献时看到我们的论文,慕名而来的,他一直想使用我们的K疗法,但是限于法律障碍,我没有同意,但是他不死心,一定要住院,即使使用其它的方法,他也要在我们医院治疗,而且,他很想见见你。”宋子墨在前面带路,杨平又要赶去国际诊疗中心。
国际诊疗中心全部是套间病房,装修也显得十分高档,医生护士都拥有流利的英语水平。
宋子墨带着杨平来到病房,这位数学家正戴着眼镜在看书,听到医生的敲门声,他立即放下书,让家属去开门。
这是一个英国人,面容憔悴,头发稀疏,整个人显得十分消瘦。
肿瘤已经四处转移,各种治疗收效甚微,他自己检索论文发现杨平的K疗法,然后向英国的医生咨询,英国医生告诉他,这是中国三博医院的一种目前处于实验阶段的新疗法,对骨肉瘤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所以他和家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是想接受这种治疗。
见到杨平,患者的双眼充满了希冀,这或许是所有患者的心态,希望自己的疾病可以得到治疗。
“亚当斯先生,这是我们的杨平教授。”宋子墨介绍。
亚当斯先生立即要拄着拐杖站起来,他的一条腿已经截肢。
“杨教授,我终于见到你了,我恳求你能够让我接受你们的K治疗。”亚当斯先生立即说。
“亚当斯先生,的确,我们正在研究这种新方法,但是目前仅仅在中国做一期临床实验,在国外的二期临床试验还没有开始。”杨平不得不如实地告诉他这项研究的进展,其实宋子墨已经告诉过他,他不死心而已。
“我自愿成为你们的实验对象,可以吗?如何才能这样,请你告诉我。”亚当斯教授焦急地说。
其实现在K治疗虽然不是很完善,但是已经远远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