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听八卦的赵枋还是能从别人的猜想中知道:多半是盛家的姑娘。
只是盛家有三个女儿,赵枋不确定是哪个姑娘而已。
贴身女官继续道:“齐国公世子和郡王殿下都是盛家书塾的同窗,总要多考虑一下盛家的名声。”
赵枋闻言缓缓点头。
半年不到,和盛家姑娘一起读书的齐衡和徐载靖,都想娶盛家的姑娘。
知道的内情的,会说盛家想让自家姑娘读书明理。
可不知道内情或在外面妄加揣测的,可能会说盛家姑娘狐媚高门公子!盛家也是想借着读书的机会,让自己的女儿攀高枝儿。
尽管盛紘的确是宠妾灭妻嫡庶不分,盛家内宅里也有不少勾心斗角的糟心事儿。
了解内情的人也会说一句‘书香门第,全是打戏。’
却也说了,得有人了解内情。
盛家很多事儿都是关上门来说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捂住了。
所以盛紘如今看来,也是治家有方颇有清名的官员。
徐载靖这事儿的风言风语,确实能影响盛家在外的风评的。
“听闻盛家老祖宗是乃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又是郡王殿下的长辈!”
“盛大人也颇有清名,若是郡王殿下冒然提起此事,为了家族名声考虑,盛家或许真的会婉拒这门亲事。”
女官说完,便直起身回到了皇后娘娘身旁。
女官和赵枋说话时,帝后二人也没闲着,而是凑着一起低声说着话。
皇帝一句:“金明池那日,朕好像见过盛家的女儿。”
皇后回一句:“驭马踢开北岸船坞的便是盛家女儿,那日在临水殿中,好像是和铮铮站在一起。”
皇帝又道:“那孩子好像是盛家庶女吧?倒是生的一副好相貌。”
皇后笑道:“陛下好记性!确实如此。”
帝后说话时,侍立在旁的大内官不住的点头。
皇帝挑了下眉毛,察觉到大内官的动作后,侧头看向了一旁:“你个老货跟着点什么头?”
大内官看了眼徐载靖,躬身笑道:“回陛下,奴婢就是觉着郡王殿下好眼光。”
帝后闻言纷纷笑了起来。
在一旁听到不少的赵枋,也笑着看向了帝后二人,低声道:“父皇,母后,你们一说,儿臣也想起来了!”
眼睛转了转之后,赵枋又没头没尾的说了句:“怪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