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椅板凳过来。”
“母亲和嫂嫂她们不是已经商量过了么?怎么还送?”徐载靖有些疑惑。
“说是有备无患。”青草笑道。
徐载靖颔首。
放好茶盏后,青草退出了书房。
徐载靖则继续看着手里的册子,不时在一旁的白纸上写着什么。
打眼看去,徐载靖写的内容多是些名字、军职、籍贯、晋升经过等内容。
前两日皇帝下旨,有意要新组一支骑军劲旅。
劲旅‘摧锋’的名字都是让徐载靖起的。
遴选兵员、营地、马匹以及军械铠甲的拨付交接等等繁杂的事情,自有相关衙署负责。
出身徐明骅麾下的一些老军伍,也准备在一旁协办。
此事乃皇帝旨意,又事关对朝臣有救命之恩的新晋郡王徐载靖,徐家在大周军中也颇有影响力。
于是,诸般事项办结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昨日便将拟入新军的军官名册送到了徐家。
徐载靖在家中也忙着通过名册,熟悉将来自己麾下的部属。
摧锋军兵额一万,其中只有两千是重甲骑军,其余皆为轻甲。
徐载靖的目标也不大,不过是要记清大概一百多个,军职在队将及以上的部属名字、籍贯及战争经历而已。
这些只是前菜,以后徐载靖还要更加深入了解手下的兵将。
昨日晚饭时,代国公徐明骅也知道了名册之事。
待问清楚徐载靖的打算后,代国公对小儿子的打算赞不绝口。
因为徐载靖的这番作为,正合了些许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的‘知己’。
代国公作为在军伍中待了几十年的老军伍而言,他可太理解小儿子这番做法的效果了。
要知道,
如今徐载靖是郡王之爵,也是厮杀汉们视为文曲星下凡的状元郎,之前在西北军中时更有赫赫军功。
这几番加成下来的禁军都指挥使徐载靖,在麾下将士眼中,本就是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
若是徐载靖在和麾下骑军队将聊天时,
让将士们发现,这位都指挥使不仅知道自己的名字、籍贯,还能对自己的从军立功经历说上几句。
这种被都指挥使重视的感觉,会让将士们感觉很有面子,徐载靖在将士们心中的形象也会变的更加高大。
毕竟,将士们从军所立的功劳,多是战场上舍命厮杀拼来的荣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