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女儿有了男朋友,老父亲的情感是最复杂的,既高兴又心酸,但又偏偏还得向着「女婿」。
「上午的采访怎么样?」
宋作民伸出胳膊,把餐桌转盘拨到陈着面前,正对着的是一盘澳龙。
陈着明白「岳父」担心自己饿肚子,于是一边夹着龙虾,一边回道:「一家英国媒体BBC,舒院长说既然是外国友人,那就要比期末考试重要,所以让我考一半就去接受采访了。」
「BBC啊。」
项小惠不禁轻叹一声,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广播公司」。
不过陈着都上过《参考消息》了,BBC似乎也没什么意外,只能说陈着这次的成功竞拍,还有后续他的一些言论,已经不止在中国和美国引起关注和讨论。
「那你考试咋办?」
陆秉棠的角度就比较搞笑了:「你们院长是不是大手一挥,直接让你满分过关。」
这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但陈着为了装逼,摇摇头说道:「下学期回学校补考。」
「丢,中大这么不近人情的?」
陆秉棠表示不理解,不过就这么聊着聊着,逐渐也熟悉起来。
话题不限于工作和学习,外婆和大姨她们开始打听陈着的父母、工作、家庭—等等情况。
这些仿佛是去女(男)朋友家里做客时的固定问题,卫琪前两天也经历过但是她和陈着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两人家庭类似,但是陈着的能力、谈吐、情商远在卫琪之上,卫琪就像小鹤鹑一样,规规矩矩回答长辈的问题。
陈着抬头挺胸,眸光明亮端正,语速不急不缓,态度温和谦逊,既有大学生的朝气,也有成功者的自信。
给人一种「这样的年轻人创立溯回」,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理解的感觉。
在整个聊天的过程中,陆教授一直没说话,
一来她早就了解过陈着的家庭背景了,二来她现在脑子有点乱。
关于「向往美国」的问题,她依然不觉得自己错了,当然外甥女和侄子的看法,也未必就是不对的。
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旧时的观念已经落后了。
怀念过去,就好比在时间的长河里刻舟求剑。
也许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感触,但是如果一直把它当成锚点,甚至当成人生的经验,也很容易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
陆曼不是一名很容易改变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