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西北风三级,适宜开展野外生态调查.“
吴浩最后检查完储能舱,在舱门发现枚鸟巢——沙漠云雀用冷却管碎屑编织成窝,内里铺着光伏板剥落的纳米材料。他小心绕过鸟巢,听见里面传来细微的啄壳声。新生命正在钢铁与科技的怀抱中破壳,如同这片土地不变的承诺。
回宿舍路上,他抬头望见银河倾泻。星光经过沙尘折射,洒下钻石般的碎屑。三年前他曾在同样星空下怀疑过选择,如今却在每一粒沙中看到无限可能。风吹过光伏阵列的声响,恍惚间竟像极了江南春雨润泽禾苗的淅沥。
他知道,明天还有更多挑战:寒流会再来,沙暴不会止息,设备仍会故障。但这片土地已教会他们最宝贵的真理——极端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就像沙打旺在酷暑中开花,电磁炮在风沙中精准射击,生命与科技终将在磨合中找到平衡。
推开宿舍门时,智能灯盏次第亮起。窗台上培养皿中的沙打旺种子又长高些许,叶片在灯光下透出金属脉络。他轻触叶片,指尖传来微弱电流,仿佛握住了整片戈壁的心跳。
十月的第一场雪来得猝不及防。细碎的雪粒混着沙尘敲打在光伏板上,奏出奇特的交响乐。吴浩清晨巡检时,发现“天枢-III“的炮管结满了霜甲,散热槽里嵌着冰琉璃般的结晶。指尖轻触金属表面,零下四十度的低温瞬间粘住手套纤维。
“吴总!储能舱的温差突破临界值了!“对讲机里李默的声音裹着风雪声,“夜间低温使冷却液粘度增加,循环泵功率提升了300%!“
众人冲向储能舱时,看见惊心一幕:超导线圈外罩爬满冰裂花纹,如同被打碎的琉璃盏。更棘手的是,低温使沙尘中的金属微粒产生磁化效应,正被吸附在线圈表面形成导电层。“必须在两小时内解决,“林舟举着磁力计的手在发抖,“否则线圈短路会引发级联爆炸。“
危急时刻,吴浩想起戈壁滩上的风滚草。那些枯草团能在滚动中吸附沙粒,形成移动的生态系统。“用生物静电吸附!“他带人冲进生物实验室,培养槽里新培育的苔藓正在释放负离子。他们将苔藓孢子混入防冻液,注入冷却管道——纳米级的孢子就像微型吸尘器,在循环过程中精准吸附金属微粒。
三小时后,监控屏上的磁力警报解除。拆开检修口时,人们惊叹不已:线圈表面覆盖着绒毯般的苔藓,这些转基因植物不仅清除了污染物,还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微弱电流,使超导温度意外稳定在81K。“简直是大自然的馈赠。“周院士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