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0.1m/s的速度偏差,都可能让飞船错过月球捕获窗口,导致任务失败。
吴浩的目光转向生物舱监控画面。此刻,“星尘”正漂浮在生物舱中央,四肢微微张开,像是在感受失重环境,它的爪子偶尔会碰到舱壁上的软质防护垫,发出轻微的“噗噗”声;“云絮”则抱着一个特制的橡胶球,在舱内缓慢旋转,球身上的传感器正记录着它的运动轨迹,用于分析失重对生物运动能力的影响。生物监测仪上,两只猕猴的心率稳定在 130次/分左右,比地面时略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血氧饱和度 98%,体温 38.2℃,一切数据都呈绿色。
“生物舱的微重力适应情况怎么样?”吴浩向生物监测岗位问道。
负责生物监测的工程师立刻起身汇报:“吴总,根据传感器数据,两只猕猴在进入失重环境后 15分钟内出现了轻微的运动不协调,比如‘星尘’试图抓取食盆时多次落空,但 30分钟后已经基本适应,现在能自主控制身体姿态。我们还监测到它们的前庭功能指标正常,没有出现太空运动病的症状,比如呕吐、烦躁不安,这说明前期的失重适应性训练起到了效果。”
吴浩点点头,指尖在触控屏上调出猕猴的训练记录——过去三个月,它们在地面的失重模拟舱里进行了数十次训练,从最初的恐慌挣扎,到后来能在模拟失重环境中进食、活动,团队为它们制定了专属的训练方案,甚至用它们喜欢的坚果作为奖励,帮助它们快速适应。“继续密切关注,每 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有任何异常立即汇报。”
“是!”
此时,轨道修正的倒计时已走到“00:00:30”。主屏幕上,飞船的推进舱画面被放大,4个姿控发动机的喷口对准了预定方向,喷口周围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当前温度为 25℃,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各岗位注意,轨道修正准备就绪,30秒后启动姿控发动机。”广播声响起,大厅里的工作人员纷纷坐直身体,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轨道参数和发动机状态。
吴浩戴上直通耳机,对着麦克风说道:“行者飞船,这里是心月狐指挥中心,确认轨道修正参数,准备执行修正。”
耳机里传来飞船自主控制系统的电子音,清晰而稳定:“心月狐指挥中心,行者飞船收到,轨道修正参数已确认,姿控发动机准备就绪,等待启动指令。”
“执行修正。”吴浩的声音平静却有力。
“00:00:03,2,1,启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