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如同精准的箭头,朝着地球大气层飞去。
上午11点,返回舱进入距地面100公里的卡门线,正式开始大气层穿越。主屏幕上的温度数据开始飙升:100℃、500℃、1000℃……舱外摄像头因高温逐渐模糊,只能看到一片橘红色的光晕。“热防护层温度1600℃,未超过设计极限1800℃!之前修复的A3区域防热瓦温度1580℃,无热流渗透!”热控岗位的汇报声让所有人悬着的心放下。
返回舱内,“星尘”和“云絮”被固定在座椅上,虽然舱内有减震系统,两者还是因过载微微蜷缩身体,但心率始终稳定在150次/分以内,没有出现严重应激。“过载峰值4.5g,在猕猴耐受范围内,预计5分钟后降至1g!”生物监测工程师汇报。
中午12点整,内蒙古着陆场的天空中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啸声——返回舱拖着橙红色的降落伞,如同一片巨大的枫叶,缓缓降落。地面搜救团队的直升机立刻升空,朝着降落伞的方向飞去;10辆搜救车在草原上疾驰,扬起阵阵尘土。
“返回舱着陆!坐标北纬42.5°,东经111.8°,与预定着陆点偏差500米!”测控岗位的欢呼声在指挥大厅里炸开。主屏幕切换至着陆场实时画面:返回舱稳稳落在草原上,舱体完好,降落伞平铺在周围的绿草地上,如同给银色舱体盖了一层白色绒毯。
搜救人员迅速围上前,用专用工具打开舱门。“星尘”率先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群,爪子扒拉着舱门边缘;“云絮”则在工作人员递出的坚果诱惑下,慢慢走出返回舱,被小心翼翼地抱进恒温运输箱。“猕猴状态良好,无外伤,生命体征正常!”医疗团队的声音透过卫星传来。
指挥大厅里瞬间沸腾,工作人员们互相拥抱、击掌,有的年轻工程师甚至流下了眼泪。余成武激动地握住吴浩的手:“吴总!成功了!我们成功把它们从月球接回来了!”
吴浩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目光扫过主屏幕上的任务总结数据:从发射到返回,历时83天,生命保障系统运行稳定,返回舱热防护完好,猕猴生理指标正常——这场跨越地月的试验任务,圆满落幕。他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清晰地浮现出未来的图景:不久的将来,航天员将沿着这条航线,踏上月球,在知海科考站升起五星红旗。
“通知各部门,明天上午9点召开任务总结会,整理所有数据形成报告,重点分析生命保障系统和返回技术的优化方向。”吴浩转身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