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苦不堪言,然后腆着一张脸说什么功在千秋,不过是一张遮羞布罢了!
虽然说皇帝这个职业一定要厚脸皮,可厚脸皮和不要脸是两回事!
故而,李翔虽然清楚运河项目对于开发南方以及统治东南亚的好处。
但是,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想法,并没有下定这个决心。
毕竟,大晋在南方可不止这一个项目。
目前的大晋,在南方的交州、南州,以及新成立的琼州之地,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道路修建问题。
甚至,不只是这三州,包括荆州南部以及益州偏西部的一部分地区都是如此,都在大规模的修建道路。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就只有优先保证这些地区的交通问题,让这三州之地可以和益州、荆州以及扬州的交通可以衔接起来,才能够保证接下来对于这些区域的开发问题。
正因为已经有一个庞大的项目了,对于运河项目,他才一直有所犹豫。
也就直到杨素同样上了一个有关运河项目的折子,他才最终决定要开启这个项目。
他可以吸取隋炀帝杨广的教训,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不能急于一时,不能强求于一代,这一代做不完,那就将工程留给下一代。和民力之间,尽可能争取一个平衡。
但是,这个项目总归还是要开启的。
只有以运河沟通南北,才能够尽快的将南方地区开发出来,南方地区之后,就是东南亚地区。而将运河开发出来,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对于东南亚的统治的稳固与否。
故而,乾元一朝,可以完不成这个项目,但却一定要开了这个头,让下一代皇帝可以顺着他这个头继续做下去。
隋代开国功臣,这个质量确实不差,作为其中代表性的高颎与杨素,这两个都是典型的多面手,都是出将入相的人物,既可以当军事家,又可以当政治家的人物。
亲自参与了东南亚之战,然后要调任南京朝廷兵部侍郎的杨素,显然,对于治理南方以及东南亚有其独到的见解。
先是在东南亚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在一年之前,提出了暂不行郡县而制藩王过渡的提议,今年年初正式上任兵部侍郎之后,又上奏提出了开通了运河之举。
最近两年的杨素,可是相当的卖力。
毕竟,杨素是有自己的政治诉求的,是一个很典型的想要像吴起那样追求出将入相的人物。
而杨素,先是参与了南方之战,而后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