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地方经历,他的足迹遍及北方,中原以及南方数个郡县,这里面,有经过两年的南方大战才好不容易拿下来的扬州,有遭受了三年疫情之后,好不容易才开始恢复的凉州。
他对于底层百姓的情况,比起很多朝廷上的中央的官员,要更加感同身受。
因此,当听到这项滔天大工程之后,李纲整个人都差点疯了。
国家才刚刚完成统一,底下的百姓好不容易不用再受战乱之苦,这个时候开启这样的巨大的工程,百姓何辜啊?
“陛下,千秋万代的伟业,难道就真的一定要用亿万苍生的尸骨来铺吗?”
“要真的如此,那这伟业又有何意义?”李纲在朝堂上发出了悲愤的大吼。
李纲的话立刻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共鸣,尤其是出身中原、更关注民生的大臣,户部员外郎严可求也站了出来。
严可求黄巾出身,本身就是从底层里面摸爬打滚起来的。
就算是到如今,他早已脱离了平民百姓这个阶层,成为了达官显贵的一份子。但是,他却依旧能够对于底层的那些百姓感同身受。
或许,到了他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大多数的世家子弟或者是官宦子弟一样,再无法和底层百姓并情了吧!
而且,他更加清楚,中原这些年受到战争的创伤太重了。
多年战乱,后来又来了霍去病,接下来又是曹操,好不容易赵匡胤统一了中原之后,安稳了几年,但就又是一场大战。
本以为中原大战和南方大战结束之后,中原总算是能够休养生息了,但没曾料到,三年疫情也波及到了他们,虽然情况没有北方那么严重,但是,却依旧在他们千疮百孔的身上,狠狠的又扎了一刀。
这么多年以来,中原百姓受的苦太多了!
这放在全天下之中,都是排在最前面的!
如今好不容易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状况刚刚是好上了一些。
可是,如果要开始修运河的话,那中原又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了。
故而,严可求出列忧心忡忡道,“陛下,李御史所言,句句肺腑!国库虽因统一稍有盈余,但支撑如此浩大工程,必然捉襟见肘!征发民夫,则误农时,恐致粮荒!”
也就是如今有了马铃薯这样的高产粮,而且南方引入了占城稻之后,水稻还是一年两熟,甚至是有的地方能够达到三熟。
要不然的话,严可求就不是描述为恐致粮荒,而是必致粮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