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六部尚书之首的王猛率先回应道,“臣等岂敢居功!此皆陛下神武天授,运筹帷幄,臣等不过奉旨而行!陛下万年!大晋万年!”
“陛下万年!大晋万年!”
群臣齐声应和,声浪几乎要掀开殿顶。
众人仰头,将酒樽之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火辣的酒液入喉,更是激得胸中豪情澎湃。
李翔朗声大笑,极为畅快:“好!今日佳节,不必过于拘礼!诸公放开怀抱,尽享这太平之宴!”
皇帝一声令下,殿中气氛顿时更加热烈起来。
乐声稍变,融入了几分凯旋的雄壮。
侍从们如流水般奉上佳肴,有传统的中原美食,也多了一些半岛、南洋乃至于是南亚的特色。
如今的大晋疆土之盛,亘古未有,各地的特色美食也纷纷聚集于洛阳。
不过,对于这些各地的特色,大多数的文武百官也是象征性的尝一尝味道,就当作是猎奇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更加吃得惯从小吃到大的中原饮食,对于那些所谓的各地特色相当无感。
李翔并未一直高坐,他时而走下御阶,来到功臣席前。
行至武臣一列,他特意来到一位身材魁梧、但却相貌英俊的猛将面前,亲自为其斟满一盏酒。
“天化!敦煌之战,你为先锋,双锤震破胡胆,斩敌酋首,为首功,当饮此美酒!”
黄天化受宠若惊,慌忙起身,双手接过,声如洪钟,“谢陛下,愿为陛下再度建功立业!”
如今的黄天化,因功封其泰山侯,就连他的父亲和弟弟,也沾了他的光,将爵位提升到了县侯之位。
一门三侯爵,而且还是侯爵几等之中等阶最高的县侯,此等尊崇,整个朝廷之中都少有。
故而,黄天化在大殿里宴席的座位直接排到了前面,他的爵位直接上升到了朝廷最高的一批。
毕竟,黄天化斩杀了忽必烈的功劳,值得厚封。
忽必烈一死,对于接下来的元蒙交战,至少可以节省他们大晋20年之功,让大晋少损失十几二十万的将士。
此功之高,影响深远。
“仁贵,半岛山城之地,行军布阵多险阻,全赖你与李牧、重言等人奇谋百出,方能化险为夷,拓土千里,辛苦!”
李翔又走了几步,来到了薛仁贵这一座这里。
薛仁贵从容举杯,眼中闪烁着铁血的光芒。
“陛下过誉,臣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