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拢上来。
车间主任戴着牛皮手套,用钢钎挑起一角黑布,蓝汪汪的钢材表面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李组长,您讲一讲咱们该怎么干?”车间主任把老师傅们集合在一起,扭头看向李爱国。
“都听好了!”李爱国扯着嗓子喊道,声线被机器轰鸣声撕扯得断断续续,“601合金钢的含碳量比平时高 0.3%,锻造温度必须精确控制在 1180℃!
每偏差一度,装甲的抗弹性能就会雪崩式下降!”
李爱国把跟张坦一块研制出来的制造工艺流程讲了一遍。
那些老师傅们都有多年经验,很快便吃透了。
“李组长,您就瞧好吧!咱这双手比测温仪还准!我们绝对把这个驴肉火烧搞出来。”
随着行车缓缓吊起钢锭,炉门轰然打开,橘红色的热浪扑面而来。
掌钳师傅老周绷紧全身肌肉,将钢锭精准送入加热炉。
“计时开始!”
技术员紧盯着怀表,秒针跳动的声音仿佛都带着紧张的节奏。
当温度指针逼近临界值时,老李猛地挥动手臂,行车再次启动,通红的钢锭如同炽热的太阳,被移至锻造机台。
几个技术员将贫铀合金网格基体放在两个钢锭之间。
“落锤!”
李爱国的喊声撕开凝滞的空气。
空气锤裹挟着万钧之力砸下,火星如霰弹般射向防护网。
老师傅们的钢钎在飞溅的火花中上下翻飞。
贫铀合金网格在高温下渗出幽蓝的光,与赤红的钢锭缠绕交融,仿佛在进行一场危险而瑰丽的化学反应。
老师傅们的护目镜后,目光比手中的钢钎还要锐利,他们根据钢锭的形变不断调整锻造角度。
盖革计数器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如同精密的心跳监测仪,时刻警惕着辐射的变化。
“压力加到 800兆帕!”
液压机缓缓启动,钢锭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成型,贫铀与 601钢如同水乳交融,化作坚不可摧的复合装甲。
“保压 30分钟!”李爱国的声音已经嘶哑,但眼中燃烧着比炉火更炽热的光。
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装甲表面泛着幽蓝与银白交织的光芒,仿佛凝固了整个车间的炽热与坚韧。
技术员用卡尺仔细测量着装甲的厚度,手却微微颤抖——这不仅是一块钢板,更是无数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承载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