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技术在这年月也不算什么高精端技术,只要加以改造,就能在戈壁滩上建立一座大型的铀矿开采厂。
李教授是个工作狂,除了帮着完善技术外,还兼顾了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清晨,李爱国啃了两个窝窝头打算到李教授的帐篷内混一杯茶水,刚撩开帘子门,就看到有一位陌生的同志在汇报工作。
“爱国,你来了,这位是地质研究所的陈教授。”
“这位是戈壁滩铀矿的发现者李爱国同志。”
两人握了手后,李爱国见两人有事情商谈,倒了茶水便打算离开,却被李教授喊住了。
“你先别走,正好老陈汇报了一个情况,你帮着参谋参谋。”
李教授看向陈教授:“老陈,你把情况再讲一遍。”
陈教授见状有些诧异,他这次是私下里找的李教授,没走正规的组织程序。
“放心吧,爱国是自己人。”
听到这里,陈教授联系到最近听到的消息,明白了过来,点头道:“情况是这样的,最近外贸部门突然接到了数家国外矿产企业的订单,要求大幅度增加稀土矿的出口。
目前地矿部已经打算满足对方的需求,通知了白云鄂博那边提高产量.我总觉得这情况有些不对劲。”
李爱国听到白云鄂博这个名字就明白过来了。
国内对稀土矿的开采从解放前就开始了。
特别是白云鄂博的稀土存储量高达4300万吨,占当时已知储量的70%以上。
只是目前国内对稀土的研究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效率低得可怜,一吨矿石可能只提炼出几克稀土。
为了换取外汇,这些稀土只能当做大白菜卖掉。
“陈教授,现在稀土出口价格是多少?”李爱国问了一句。
“每吨三百美元,这还是这次提过价后的价格。”
陈教授也清楚这种状况,郁闷的说道:“稀土出口后,国外加工成磁铁、荧光粉,卖回来时价格翻了几十倍。这也是我反对将稀土矿卖掉的原因。”
李教授看向李爱国:“爱国,你年轻,脑子灵活,对国外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有什么看法?”
李爱国给陈教授和李教授递了根烟,发表自己看法:“这帮人也是目光短浅。
对方为什么要突然大规模购买稀土矿?
那是因为国外的电子工业已经兴起了,需要稀土中的金属材料。”
陈教授提出了疑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