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长拦住了那些乘务员:“等待疏通铁轨是我的决定,要是真出了事情,我一个人扛着。”
正说着话,毛熊团长和几个代表在外事部门领导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德米特里也跟在后面。
团长一进入会议室就紧紧的握住了李爱国的手:“爱国同志,感谢你救了全车的人,挽救了德米特里的生命。”
“德米特里太莽撞了,本想着去帮你们的忙,不小心踏空了,多亏了你们及时救援。”
说完,团长看到德米特里站在远处,冲着他喊了几声,因为方言味很重,李爱国也听不明白。
德米特里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上前,跟李爱国握了握手:“同志,多谢您救了我的命。”
“客气了。”李爱国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淡淡的握了握手。
旁边的记者适时按下了快门。
毛熊代表团来得急,走得也急,把表扬信交给机务段领导,只是简短寒暄几句,就离开了。
周克看得摸不着头脑,等他们乘车远去后,压低声音:“爱国兄弟,不对啊,咱断了他的腿,他咋还谢谢咱呢?”
“什么断腿,我怎么不知道?”
周克:“.”
周克他反应过来,李爱国转过身继续忙活起来,现在挖掘机已经通过了考验,接下来可以考虑制造先关的配件了。
比如破碎锤,拥有了破碎锤的挖掘机,才是真正的挖掘机。
隔天,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感谢信。
信件是由毛熊专家所写,内容是山体滑坡,前门机务段紧急救援。
下面还有李爱国跟德米特里的握手,远处的背景是挖掘机。
这已经不是国产挖掘机第一次登上新闻了,几年前国内第一台挖掘机也连篇报导过。
但是。
有心人士很快从照片中分析出挖掘机的大小。
又通过感谢信分析出了挖掘机的挖掘能力。
“一个多小时清理上千方的石渣,这玩意太适合用来挖掘沟渠。”
“就是不知道质量如何,别三天两头出毛病。”
“走走,马上联系前门机务段,咱们去看看。”
这年月国内陆续上马基建工程,公路、铁路、水渠等工程都干得热火朝天。
国内对挖掘机已经到了紧缺的地步。
京城的一间书房内,上级领导看到报纸,手指在上面点了点:“爱国同志又放了一颗大卫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