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者帝国在星界的全面溃败。
第九,契约有效期为十个标准泰拉年,期满后自动续约,除非任意一方提出修改或终止。
若学邦未来的科技发展达到庭院的标准,双方可协商调整附庸关系,甚至赋予学邦更高的自治权。
————
夏修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契约封面,忍不住乐了。
不得不说,吉斯哲人是他在常青藤这片战场上遇到最“舔狗”的非人类势力。
——世界如此之大,所以自然无奇不有;有吉斯洋人这种桀骜不驯的野兽,也有吉斯哲人这种混跪者。
在诸天万界,也不是没有势力跪舔过天国。
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抱着既要又要的心态,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天国的庇护、资源、科技支持,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自己的独立性,总想着在关键时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当婊*的同时也要立牌坊,又当又立的同时还想要吃拿卡要——这才是这片大地的势力心里常态。
然而,吉斯哲人显然不是这样。
既然要跪舔,就跪得彻底,不留任何余地,甚至主动送上锁链,让庭院来掌控他们的生杀大权。
这份契约的内容,不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变成了“科研附庸”,甚至还主动加上了各种限制条件,确保庭院对他们的全方位掌控。
这和[启明专政制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后者虽然也强调人类至上与天使统治,但依然保留了一定的异族生存空间,而学邦协议的性质,则更接近一种主动性的科技依附模式。
科技附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殖民地,而是一种受控的科研国家。
学邦仍然维持着名义上的独立,仍然可以继续发展自己的学术体系、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但所有的科技研究都必须向宗主国开放,并且在军事、外交和经济层面受到严格的约束。
换句话说,他们的“独立”,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室的独立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国家主权之上。
这种模式的优点很明显——比起殖民,它更具有灵活性,也更容易管理。
如果一个世界被直接纳入庭院的殖民体系,那么管理局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资源进行治理,设立专员、维持秩序、进行文化同化,甚至还要考虑各种抵抗运动和政治动荡的可能性。
但科技附庸不一样,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科研!
所有社会运作都围绕着学术与发展,而非政治权力的争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