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继续调查,终于确定了这个账户中最初的那笔钱来自何方。
重庆!
这笔钱,来自重庆。
而巧合的是,这笔钱最初有四千万,只不过其中的两百万进了一个军火商的账户——买下了该军火商价值五十万的军火,而这批军火,则以募捐的名义,送抵了中国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笔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军火,大约只有八万左右的军火在经过驼峰航线、昆明机场等转送后送到了士兵的手上,而剩余价值四十二万美元的军火,不知所踪。
此时的美国人,还没有被史密斯专员大规模的教育过,因此对纽约邮报刊登的新闻大多持“这不可能”的态度,认为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不过很多人对那个“狂徒”非常的好奇,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这个“狂徒”往自己的口袋里,又装了多少钱?
舆论酝酿了一周以后,纽约邮报新的周日版发布,新的故事又开始了。
这一期的故事则叫:
【来自神秘东方的地产大亨!】
这一个故事比较无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数据,但这些详实数据的背后,却直指一个让人震惊的真相:
在过去的几年中,来自东方的神秘资金,在美国和巴西,投资了天量的房地产!
天量!
按照纽约邮报调查的数据,这个天量的具体金额,在“十亿美元”往上!
远离战争旋涡的美洲大陆,在战争时期引来了无数避难的富豪,而大量富豪携带巨量资金的涌入,自然会导致房地产的暴涨——但很难想象,一个贫穷的东方神秘大国,竟然能有超过十亿美元的资金进入美国和巴西的房地产市场。
这……未免太夸张了吧?
读者们遐想连篇,可纽约邮报的报道却就此为止,因为他们真的再没法搜集其他方面的数据了。
可纽约时报点燃的这把火,却让美国的其他报纸看到了发行量暴增的秘钥,于是一个个各显神通,开始搞各种数据。
在这个背景下,【纽约每日新闻】丢出了一个不亚于纽约时报甩出的原子弹。
【这不叫军援!】
日销量在200万份以上的纽约每日新闻,出手就是一个王炸。
这篇报道中,通篇都在讲述美国的军援和中国军队实际到手的军援数量,以五个批次的军援作为“主角”,详细介绍了这五个批次的军援从美国出发后,经历的种种。
类似于纽约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