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都因此而高兴,大概也只能从众,不好再吹胡子瞪眼睛的骂他忘本,怪他大手大脚胡花钱了。
果不其然,这件事办起来很是顺利。
要知道,如今京剧的行市已经不行了,不像头几年家电没普及的时候,还能卖得出票去。
现在铁杆的戏迷几乎都是通过电视机和收音机过戏瘾了,少有人肯再花钱买票看戏的。
而且年轻人听不懂也不喜欢,可以说,京剧已经逐步被边缘化,已经脱离了大众娱乐的实际需要,沦为了阳春白雪一样的喜好。
所以导致几乎所有的剧团和戏校日子都不好过,也就是风雷京剧团因为搭上了芸园,来演过几次堂会还算过的舒服点。
文化局本就在为经费不足难以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发愁。
这个时候见宁卫民这么一个既有钱,又肯慷慨解囊的大财主忽然冒了出来,主动要给赞助,帮他们完成今年的KPI。
那还不把他当成救命的稻草,极力迎合?
自然是他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他说演几场,那就演几场,他说请谁来演,那就请谁来演好了。
文化局是一点意见没有,可以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表现出了超前的觉悟。
要说唯一的担心,恐怕也就是怕宁卫民指定的场地不合格了。
结果一到了芸园现场,文化局负责此事的代表直接傻眼,那是惊愕不已,喜出望外。
说实话,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东城的胡同里居然还藏着这么一个如世外桃源一样的花园子。
更没想到一片平房之内,居然突兀耸立着一座迥然不同,飞檐高挑的多层戏楼。
特别是仔仔细细他们看过之后,他们发现尽管芸园的戏楼比颐和园和故宫里的戏楼要小一些。
但前台后台,上下场门,一切均按比例搭盖,飞檐立柱,彩画和玺,无一不极尽讲究。
尤其难得的是,他们发现这个戏楼居然还是电影《摘金奇缘》的取景地之一。
而且有暖气、有风扇、有包厢,拢音效果极佳,还有舞台的升降装置,设备设施极其完善,他们就更是深感满意和惊喜。
不得不说啊,这里简直完全复原了旧时的戏楼样式,能最大程度的重现出旧日高门大户请堂会的演出风貌。
无论是从纪念意义,还是从演出条件出发,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最佳的演出地点,没有之一。
如果非要说这里有什么瑕疵的话,那顶多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