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国风、健力宝、易拉得、姜饼人、金利来、皮尔卡顿公司、中粮集团……作为出钱最多的几家企业,在这次国际盛会中出尽了风头,占尽了便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
总之,1990年的亚运会就像是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标志着共和国就此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可以说整体社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正在演变为精神和物质携头并进的态势。
那么可想而知,宁卫民作为一个领先于旁人先吃螃蟹的人,尤其作为一个本地的坐地户。
他既然已经提前预知亚运会影响,并且已经充分在京城布局众多产业,那么他会带着那些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从中捞到多少好处。
别的不说,就说那些赞助单位,和宁卫民有着这样那样联系的,就占了绝大多数。
而其中,宁卫民有投资和合作关系的,更是多达四五家。
单凭这一点就应该清楚,本届亚运会对宁卫民的事业发展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是难以衡量的。
所以还别看宁卫民早在亚运会开幕式之前就坐着飞机去海南考察了,但这几个月京城这边有他的下属们为他忙和,是一点没耽误。
哪怕是亚运会结束之后,时代的红利也依然在保持着,发酵着。
…………
1990年10月8日,周一。
天桥商场的地下一层,如今已经差不多半层都属于殷悦所负责的云裳公司使用了。
但即便如此,由于服装公司名下三个品牌的门店在这几年已经迅速发展到了二十七家,几乎已经遍布京城所有主要闹市区,这半层地下室将数百平米的面积,仍然满足不了云裳公司的实际需要。
实际上,云裳公司所租用的大部分面积,都作为中央库房为二十几家专卖店来存货用了,办公区也就百十来平米。
以至于每周一的例会根本就没有个合适的会议室,可以开会。
二十几个店长,三个品牌主管,还有陈列部主管,物流主管,以及殷悦这个总经理,加起来三十几个人,都只能在地下室的楼道里聚集,站着说事儿。
“上一周的营业额和客流怎样?”
每次例会都差不多一样,殷悦率先询问着三个品牌主管最重要的问题。
于是三人依次回答。
“报告殷总,我们花花公子男装的客流没有明显减少,但秋装款式不多,在等工厂的新货,所以营业额略有下降。上周七家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