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尽管EIE因为高桥治则的激进策略买了太多没有意义的资产,但因为宁卫民的出手干预,他们在债务方面已经处理掉不少隐患了。
现在留下的资产都比较优质,过去一直忽略管理的海外资产也逐渐开始走上正轨盈利了,整个集团的经营情况基本已经稳定。
如果再给他们一年半载稳定的金融环境,他们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缓缓站起来的,也不用再贱卖什么家当了。
哪怕通过股市坐庄再筹钱呢,也是一条路子。
但现实却是这样的残酷,根本没有“如果”。
就因为金融系统的丑闻,长信银行的经营也受到了相应影响,作为长信银行最大的贷款客户,EIE的账目都要过审查的关。
于是原本不算什么的事儿这时候又成了必须得赶紧补救的漏洞,随之而来的就是就是要从公司抽血,赶紧筹措一部分资金,还给银行。
而且股市跌成这样,民众已经毫无信心,东京交易市场近似于停业状态,他们也没办法通过坐庄再捞钱了。
说白了,哪条路都给堵上了。
此时的EIE就宛如刚刚摔了一跤从地上爬起来的人,结果莫名其妙又被身后冲过来的一辆自行车给撞到了,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而EIE的董事会在经过开会讨论之后,都认为只能再走变卖资产套现这条路,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可卖些什么呢?
又把资产卖给谁呢?
一时间,接下来的两个问题似乎成了大家彼此扯皮的聚焦点,又让许多人发了愁。
因为依照惯例,他们肯定优先选择日本的关联企业。
关系好,信得过,私人关系也会因此有所增益。
可现在日本的经济完蛋了,谁家也没有余粮。
都别说卖个好价格了,人家肯不肯买本身就是问题。
董事会几个成员给自己相熟的关系,依次打了几个电话,情况不容乐观,连一个真正表示感兴趣的人都没有。
要是卖给外国财团呢?
当然也可以了。
只不过趁火打劫也是必然的。
尤其EIE集团创建于1970年,是个经营历史比较短暂的公司,之所以发展这么快,都是因为高桥治则野蛮扩张的原因。
他在当时拿到这些股权的时候,没少得罪人,现在要说卖,找外国人询价,甚至去找这些次产原主人询价,那属于主动给别人报仇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