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只要是华人顾客都懂这“抠门”背后的用心,反倒觉得这股子做买卖的“实在劲儿”,让人格外塌实。
一对在日已经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夫妇,应该是战争年代被裹挟来此的东北人。
那华侨老太太一进店直奔调料区,看了半天就一个感觉——满意。
“东西不仅仅齐全,而且还真是便宜啊。白酒、黄酒、酱油、米醋、陈醋、白醋、花椒、大料,这里都有,让我想起咱们过去老家的油盐店。价格却比咱们常去的那家杂货店便宜多了。几乎相当于打了七折。”
“这不奇怪。”老头子说,“咱们去的那家店老板是台岛人,卖的东西当然贵。这家店的老板明显就是共和国来的,人家写的清清楚楚,经营的都是来自大陆内地的物产。那东西肯定比台岛便宜。何况人家也没搞什么店面装修,这省下来的钱都在货里了,就像人家的宣传标语,主打就是‘激安’,便宜又实惠。”
“那咱们以后就来这家店买东西好了。虽然距离稍远一些,可每个月下来,钱上能省不少。”
“那可不。”老头理所当然的赞同老伴的意思,“有便宜的谁还买贵的啊。何况台岛的东西,我总觉得味道上有点像日本的东西,还是寡淡了些。不像咱们老家原先的东西那么味道浓郁。你再看看这家店的东西,人家的醋可真的是山西产的呢。黄酒是山东的。哪样都很正宗呢……”
就在这时,老太太手指抚过货架上的大酱瓶,意外的发现,让她越发激动。
转头就拉着旁边的丈夫,“哎,老头子,你看啊,多少年了。咱们终于在东京又见到家乡的大酱了!今我要多买几瓶!”
而她的丈夫则从旁边发现了更好的东西,随即就拿着一包粉条和一包酸菜冲她晃。
“哎呀,大酱算什么。你快看啊,这里居然还有酸菜粉条呢,这东西才真的难得。一会儿咱再买点肥猪肉。今天你高低得给我炖上一锅!”
这还不算什么,真要是相比起来,显然来自大陆的华人,因为囊中羞涩,更加为这里的价廉物美而激动。
留学生小王刚进店里,就跟抢似的,从货架上划拉了十几袋的涪陵榨菜,还有五个沪海梅林午餐肉到自己的购物篮里。
随后还美滋滋的跟同伴炫耀呢。
“今天是真没白来啊,看吧,还是咱们互助会办的商店实惠啊。你看,省下的装修钱全贴在商品上了!”
他扒拉着价签算得明白,“这里的涪陵榨菜卖三十九日元一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