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牲畜本就不属于他们。
外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在毛熊未控制当地之前,牧民们本是聚集成部落,逐草而居。
当时牲畜是牧民们唯一的财富,也是存活过冬的保障,哪怕拼死都要守护。
可毛熊过来之后,为了打击贵族阶层和喇嘛宗教团体,强化对外蒙控制,强行对外蒙地区经济社会进行了集体化改造。
简单来说,就是没收了贵族和喇嘛们的所有财产,取消了所有特殊地位,然后以集体化名义将这些牲畜平均分配给了当地牧民。
看着这样“均富贵”的政策很不错,刚开始也得到了牧民的广泛拥护支持。
但很快就暴露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当局取消了牲畜自由市场,所有符合条件的牛羊只能以极低价格卖给毛熊的国营收购商。这让毛熊可以轻松拿走牧民们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
(不过毛熊同时也免费给牧民援助了大量基础生活物资,以及援助建设了大量采矿矿区,引导外蒙经济向矿业转型。)
而最让牧民们诟病的,是毛熊在当地强行推动集体农庄经济,将大片牧区划为一个个集体农庄,同时农庄内所有牲畜归牧民们共有。
看似政策很不错,但由于外蒙古地广人稀,草场青草也较为稀疏,每户牧民都要大片草原才能供应牛羊,因此每一个集体农庄都极为巨大且偏僻,很难得到上级部门的有效监管。
这就使得上面任命且失去监管的集体农庄负责人迅速顶替了贵族、喇嘛,成为吸血牧民的新官僚阶层。
甚至由于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牧民们之间联系更少,更容易被集体农庄管理人员欺压。
贪污腐败、弄权枉法等问题根深蒂固且越演越烈。
正因为如此,当鬼子们打死了当地集体农庄管理层,强征了牧民们牛羊后,牧民们反而有些暗自欣喜。
集体化经济么,养好养坏都是“国家”的,被抢走了也是“国家”负责。
反倒是欺压他们的农庄人员被打死,更让他们解气。
正因为如此,当这些“日伪军”进入外蒙古地区并开始大面积摧毁地方统治时,竟然得到当地青年们的大力支持。
年轻牧民们纷纷化作“带路党”,指引着“鬼子”们击破农庄抢走牲畜,他们则是趁机复仇击杀那些农庄管理人员。
反倒是后面追击鬼子的八路军部队,竟然屡次被当地群众暗中抵制,甚至被误导路线。
追击了两天,八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