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后东北地区突然变“富”,并非没有缘由。
当然了,不是毛熊或者鬼子带来了什么“制度”或者“文明”。
最核心的原因, 是东北的资源禀赋被近现代科技给挖掘了出来。
棉花种植技术及良种的大规模扩散推广,让棉服走进了千家万户,严寒不再是东北人民的生存威胁;
近代勘矿采矿技术的发展,让东北地下丰富的煤铁资源现世,进而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冬季的暖炉和工业的基础。
农业机械及新型种植技术的大规模使用,让之前难以耕种的“北大荒”逐步变成了大粮仓。
而近代工业对木材资源的巨大需求,也让环绕东北的众多森林变成了可以积累财富的林场。
不像资源已经匮乏的关内,当东北众多资源在现代技术帮助下近乎同一时间迸发出来,自然推动着整个东北地区一跃而上,展现出让人羡慕的富裕。
没错,令人羡慕。
至少廖主任、杨主任及随行战士们在看到当地普通百姓竟然可以做到家家有余粮、顿顿有荤腥后,心中真的是羡慕。
这小日子,别说华北百姓了,就算老家大佬们也享受不到。
“付参谋,你可瞒的我们好苦啊。”廖主任有些哭笑不得的指着付参谋,“联合军区的农业发展如此迅速,你这个军区政委口风可是一点也没漏。”
付参谋连连摇手,眼神中也露出了些许震撼。
前线总部参谋事务繁多,因此自东北收复以来,他也仅仅来这里三、四次。
虽然他很用心的看过联合军区的夏收报告,知晓联合军区东北区域夏粮产量超过了320万吨,远在山西的正太地区也收获了20余万吨,算得上一次丰收。
但见过联合军区眼也不眨的掏出近两千万吨粮食供应全军后,他对320万吨没有太过在意,只当联合军区粮食储备更加富裕罢了。
他也没有想到,仅仅收复和恢复了半年时间,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竟然取得了如此进步,东北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如此巨大的提升。
“其实今年情况并非常态,”眼见廖主任等人极为眼热,联合军区的地方干部赶紧解释道:“由于咱们攻入东北的那段时间正值春耕时节,为了防止耽误农时,老家和张司令都要求尽快将收缴鬼子侨民的土地、生产资料配发给群众,帮助百姓恢复生产。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牲畜,东北百姓们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积极种植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