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调动起现场气氛的开幕式主持就算是好的主持,那李安上半场的表现也勉强够得上优秀了。
看着台下一张张兴奋的稚嫩面孔,李安此刻也有一点小得意。
毕竟为了这一趴他也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
他本可以照本宣科地讲讲西方音乐史里的东西。
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走进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他主动放弃了偷懒的想法。
知道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那他就围绕着今年的主题讲一个故事。
从此时台下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这个故事应该是讲成了。
之余,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个故事积累一些可以运用在实际练琴中的经验。
比如再遇到海顿的作品,是否可以先考虑一下打好地基。
再遇到莫扎特作品时,是否可以为其中的装饰音再注入一些俏皮想法。
再遇到贝多芬作品时,是否可以更加大胆一些。
若是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演奏不好以上三位作曲家的作品,是否可以通过车尔尼的练习曲来检测一下自己的基本功是否还没达到某种标准。
总之他已经把古典主义风格大门的四把钥匙都交给了眼前的孩子们。
尤其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把,车尔尼的钥匙。
想走到聚光灯下并赢得台下的掌声,必须耐得住独守琴房的寂寞,忍得了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
如果规则是海顿的代名词。
如果华丽是莫扎特的代名词。
如果自由是贝多芬的代名词。
那练习就是车尔尼的代名词。
没有练习,就没有一切可言。
唯有练习,才是乐之本道。
至于台下的孩子们能消化多少,这就不是李安能左右的事情了。
他也只是个老师而已。
“好了孩子们,梦讲完了,现在我来聊点课本里的东西。”
随着现场安静下来,李安环视一圈再次开了口。
“我想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古典风格的人现在也大体对古典风格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实际上应用于音乐中的古典一词,通常指的就是十八世纪作曲家的作品。”
“他们的音乐带给听众的印象是平衡、清晰、安详,以及克制的情感。”
“所以我们可以把以上四点概括为古典的风格。”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