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载体, 承载大秦镇国玺的力量。
镇国玺内,恢弘的国运洪流,化作一条黑色, 但鳞片边缘和眼瞳为金色的神龙, 涌入玉髓之中。
原本的镇国玺崩解成了无数咒文符号, 逐一烙印融入玉髓。
那玉髓脱离赵淮中的握持,飘至半空,载浮载沉。
咸阳殿周围, 大秦众臣从各自办公的偏殿走出, 仰头上望, 便见那白玉下方, 天然烙印浮现出八个篆字纹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天赐神玉降於秦!
既寿永昌,人族当道,长盛不衰!
那玉髓的形态也在慢慢变化,变得四四方方, 长宽皆与九合,对应天数!
印玺的四壁又出现了鸾鸟,真龙等神兽,以及山水长河、草木植被等图案。
咸阳城内,甚至大秦境内的人文气息,也在被那国玺收摄采集,融合为一。
天降镇国玉玺,悬空数日不坠,采日月之光,纳山河之华。
之前那只鸾鸟, 原来只是这神玉内部的一股气机显化。
关于这块神玉的传说,数日间便传遍天下, 都说此玉乃仙授,为鸾鸟之化,可护持大秦祥瑞永沐, 国泰民安。
秦人得天地正统,注定要一统天下……这句是吕不韦借机炒作的宣传口号。
相关消息扩散,就连燕地, 齐境也在传播。
同样的,地极解封后,燕齐两地这段时间也多有神异变化。
“燕境近来亦是古气弥漫,府内传回消息说燕人国都的地脉中,隐然可闻阵阵龙吟。”
七月初的中午,范青舟来到咸阳殿进行汇报。
燕人国都在数千年后是华夏首善之地,国之中心,九鼎分落天下,其中之一应在燕人国都赵淮中半点也不奇怪。
“待我大秦消化了楚、魏所得,便要攻燕,有些事现在就要开始安排,让府内探子多注意燕地的各类消息。”
赵淮中:“燕人近来有什么动向?”
“燕人一边和齐人谋划,想联合抵御我大秦,一边积极造船。府内送回来的密报说,燕人近来数次派人出海,探查海域疆土。
臣分析,燕人可能是在谋划后路,想开辟海疆,作万一之策。”范青舟侃侃而谈。
赵淮中哑然道:“楚、魏两地如何?”
这次回应的是吕不韦:“魏地还好,楚地一直颇多动荡。
楚人余孽受齐人煽动,各地皆有聚众之事,但并无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