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天色比往日沉得更快,铅灰色的云层仿佛直接压在了约里克夫镇的屋顶上。
虞幸再次来到了风铃大道,走向那家名为“珍珠婆婆的甜蜜炉灶”的面包房。
此时的约里克夫镇被一种异样的沉寂笼罩着,但街上除了巡逻的守卫,倒是又出现了几个步履匆匆的行人。
他们大多穿着管家仆从或布料廉价的衣服,在经历了两天不可外出的浑沌大雨,又熬过了接近两天的排查和清理期后,不少人的存粮捉襟见肘了。
在丰收母神的庇佑下,约里科夫镇的人们什么都缺过,就是很久没尝过粮食短缺的滋味了——贫民区的人吃不饱饭,更多的原因是贫穷,是买不起,而不是买不到。
教会当然安排了灾难期间的粮食援助,可对很多人来说,一两天的援助并没有什么作用,有钱人要负担的可是家中所有仆从的吃食,又追求精致体面,临时的救济粮怎么能够?
而贫民区的人,在一开始从教会手中拿到救济粮食是很高兴的,可随之而来的便是惶恐。
这样的日子不能继续下去了。
否则,工厂破产停摆,他们失去了那份勉强饿不死的工作,未来要怎么办?
老爷夫人们不再将脏衣服给她们洗,她们又能以什么为生?
所以,哪怕知道街道依然危险,仍旧有人顶不住了,无论如何都要在外面打探消息,了解现状。
教会默认了他们的做法,是理解,也是没空去管。
毕竟,教会上层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只要不阻止密教最终的仪式,无论富有或贫穷,生命都会停滞在同一天。
但这种事情,怎么能和镇民们说呢?
一旦说了,除了恐慌就是恐慌,还会给密教可趁之机。
关于组织镇民撤离这件事,教会也早就尝试过了。
效果并不好。
一是关于最终仪式的消息来得太晚,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撤离时间,二是他们不能将古神神国有可能降临,直接毁灭世界的事和盘托出,一部分人也就意识不到严重性,不愿离开家。
还有一部分人是没有能力离开,他们毫无积蓄,生病卧床,或者残疾难以行动,这些人的家人也拒绝丢下他们。
剩下的人当中,愿意走的早在诡异事件刚爆发时就走了,就算拖家带口现在离开,恐怕还没找到安全的地方,最终仪式就已经有了结果。
阻止失败了,走哪都一样。
组织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