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月18日,清晨,缅因湾外海。
海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但依旧无法完全遮蔽一支正以战斗队形展开的舰队的庞大身影。
在吞并了加利福尼亚州并接收了圣迭戈海军基地的大部分遗产后,墨西哥海军的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曾经飘扬着星条旗的军舰,如今漆上了墨西哥海军的白绿红三色徽章,成为了这支“复仇舰队”的中坚力量。
舰队核心是一艘略显老迈但经过现代化改造的两栖攻击舰“特诺奇提特兰”号(原美国海军“拿骚”号LHA-4),它庞大的身躯如同移动的堡垒,甲板上密集排列着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机。
环绕在其周围的,是数艘更具威慑力的水面舰艇:包括两艘“夸乌特莫克”级导弹驱逐舰(原美国海军“基德”级驱逐舰“斯科特”号DDG-995和“钱德勒”号DDG-996),以及三艘“奇马尔波波卡”级导弹护卫舰(原美国海军“佩里”级护卫舰)。
此外,还有若干后勤支援舰只和搭载着精锐海军陆战队员的登陆艇。
不得不说,吃的满嘴油。
在舰队旗舰“特诺奇提特兰”号的作战指挥中心内,气氛肃穆而紧张,巨大的电子海图屏幕上,清晰地标注着缅因州的海岸线、主要港口以及美国大西洋舰队可能活动的区域。
三位主导此次行动的海军将领正围坐在海图旁。
墨西哥海军军部部长,卡尔·邓尼茨上将,坐在主位,坐在他左手边的是墨西哥海军作训部长,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中将。
而另一名就是混合舰队队长吕特晏斯。
提尔皮茨中将他此刻正用手指重重地敲击着海图上的波特兰港位置,声音洪亮:
“部长先生,吕特晏斯少将!我们还等什么?我们的同胞正在岸上被屠杀,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是耻辱!美国的东海岸舰队主力还在诺福克舔舐伤口,他们的战斗力十不存一,我们应该立刻下令,舰炮齐射,先轰了波特兰港的防御设施,然后陆战队直接抢滩登陆!建立安全区,把那些狗娘养的白人暴徒和默许暴行的美国警察全都送进地狱,大海和战争从来只回报勇敢者!”
他的提议充满了日德兰式决战般的豪情,却也让一旁的混合舰队指挥官刚瑟·吕特晏斯少将嘴角下意识地抽搐了一下,他深知这种直接攻击美国本土港口的行动意味着什么,那几乎等同于全面战争的开启。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提尔皮茨的鲁莽,但看到对方那几乎要喷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