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则是特效三——
【艺术的可能性:艺术是关乎于思考的,多数情况之下,艺术作品的赏析从来不具有唯一的答案,从现在起,你可反复在同一张作品之上使用书画鉴定术,你将慢慢看到你初时曾无法看到的东西。所有的那些真实的、虚假的,呕心沥血、故弄玄虚的……】
【一张作品蕴藏着不同的可能性,卢浮宫里被众人所环绕着的油画,也许有人看到的是一片苍白。也有可能,小孩子随手涂鸦,落在父母的眼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
【你自身了解的越深刻,你看到的也就越多。】
信号灯由红变绿。
顾为经踩下油门,黄色的POLO车便慢悠悠的顺着街道开了出去。
“当你所了解的越多,那么你所看到的也就越多”——顾为经一边顺着车流前行,一边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
过去的几个月里,每当遇到特别有意思的作品、每当遇到特别无聊的作品,顾为经便会丢一个书画鉴定术上去。
有些时候,不管遇到作品到底有意思还是没意思,单纯心念所动,抱着法布尔观察昆虫式的学科精神,顾为经也还是会顺手丢一个书画鉴定术上去。
他就这样开着他的车,穿行于城市街道巷弄。
在没有事要做的周末,顾为经会慢悠悠的开着车,就这么一直开到慕尼黑甚至维也纳去。平常的日子,顾为经也会抽时间到四周的各种艺术空间转转。
他就这样看着系统面板上的书画鉴定术的进度条向前滚动,直至今日彻底堆满。
他去过汉堡博物馆岛上的那几家著名的展馆,也在廉价的跳蚤市场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下午。
好的作品,坏的作品,这段时间顾为经见到了太多太多。
到最后,顾为经开始询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什么作品是好的作品呢?
放在博物馆的作品展示的就是好的作品,放在跳蚤市场里的就是坏的作品。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
也许大家不会在口头上把这样的观点直白的表现出来,人们心中会觉得这显得过于功利化,但这是仿佛是一种普遍存在、且被大家共同维持的社会潜意识。
顾为经极少极少,能看到有人对那种辉煌壮丽的博物馆里馆藏的作品评头论足,而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小画廊乃至跳蚤市场里又会经常的发生。
它肯定和能够被博物馆馆藏的作品往往是经过层层严苛筛选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