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是士兵个人的死亡,简直就是个小问题。
在这种代价下,只要不当人,完全可以给老百姓发一套武器装备,然后就当兵用。
可海军不一样,真要是大量安插什么都不懂的士兵,那基本上都是整船整船的报销。
尤其是对于船只上面的指挥来说,大规模的收纳和接收新兵,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还好,一旦有战争,就只能祈祷死的慢一点了。
“把海军的体系框架建立起来,并且有了对应的成果,往后每年都有合格的海军新兵进入到海军当中,可比以前的那种招募方法好多了。”面对甘宁的这种说法,鲁肃思考的角度则完全不同。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健康稳定且有序的军队补充体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站在海军的角度上,更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像甘宁以前那种,直接沿着长江黄河,不管有没有,就突出一个随缘招募,那能够补充的人数,也能称得上随缘了。
既不稳定,也不高效,这对于帝国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可以说这么多年以来,海军最大的发展成果,根本不是所谓的造船厂,而是体系分明,稳定且有序的海军士兵补充体系。
只要这一个体系完善,汉帝国的海军只要还有海岸线,就能够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最后战争胜利的到达。
了解的越多,鲁肃越能够体会到海军建立的困难程度,以及其中所涉及到的复杂性。
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充足的后勤和稳定的内政,存在且有效的补充体系,想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海军部队,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其实对于汉帝国来说,汉帝国自身都满足条件,自然也就不存在痴人说梦的说法了。
“每年补充拥有较高经验的海军技术兵种数万人,确实挺利害的。”对于众人所构建出来的体系,甘宁那是发自内心的支持。
只要能够强化军队的力量,该支援的时候,自然是全力以赴。
数万明白海军部分技术逻辑的海军士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这种士兵一旦出现在战场上面,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会逊色于老兵的能力。
“可以说光凭这些东西,这么多年的努力,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兴霸你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鲁肃轻轻的点了点头,赞扬了一下甘宁。
“又有船靠岸了,那艘船的旗帜是?”一边聆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