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与胆魄?
年轻的工部郎中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他有一种直觉——这卷《术算纲要》,恐怕不仅会刷新他们的术算认知,更可能改写整个大尧的取士之法。
否则,许公也不可能用一个“小点”就请来石宗方。
厅中,烛影轻摇,光线打在案上的卷册封面,墨色沉沉。
那沉静的书卷,此刻在每个人眼中,都像是一口深井,井底藏着的不只是水,而是能照见他们术算世界边界的镜面。
而圆周率——只是井口透出来的一点微光。
他们不知道,这井底还有多少光,多少震动心魂的“数”,正等待被翻到眼前。
厅堂里,气息凝滞到连檐外的鸟鸣都像被压低了声。
案上的卷册静静地摊着,封皮微卷,墨迹在晨光下泛着微光。
许居正伸手,将最上面的一卷轻轻抽出。那动作带着一分极自然的笃定,好似这卷书本就该在此刻落到石宗方面前。
“石先生既问,便先从此卷看起。”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仿佛只是随手翻书,可眼神中却带着一种清楚——此卷,正是圆周率所在之处。
石宗方的指尖微微收紧,那是多年习惯性的动作——他一旦进入推算状态,总会这样,像要将手中之物牢牢攥住,不让它溜走。
卷册缓缓展开,纸张的摩擦声细如丝缕,在厅中却像一记轻雷。
第一行的题头,是“圆径恒比考”。
几个字一入眼,石宗方的瞳孔就明显收缩了一瞬。
旁侧的白须工部郎中见了,心底暗暗惊叹:这卷真是直指要害。
石宗方的目光从头逐行滑下。
先是列述历代度量之法——有以多边逼近,有以弦割取差,有以方圆互换;
接着,又写到“古法多近似,差互有大,今试以小术取真”——这句一出,他的心口像被针尖轻轻刺了一下。
他看得极快,甚至连旁人如何翻页都没留意。
那些演算的文字,在他眼中不是墨迹,而是一条条他熟得不能再熟的推导路线;只是这些路线,彼此衔接的方式,却与他自己习惯的不同——更简洁、更直接,甚至有些地方省去了他以往认为不可或缺的中段。
当那一行关键的数值跃入眼底——
“圆径恒比,得三又一百四十一千分之五百九十二”
——他的呼吸,明显顿住了半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