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弟?”
“是我。”
电话对面传来苏谨的声音,略显焦急:“我的人截获了一条情报,关于倭岛的。”
朱棣眼睛一眯:“什么?”
“北倭贼舰最近频频往李朝调动,在李朝东北海域的元山城、江陵城附近,多发现其活动痕迹,我怀疑李芳远这小子不老实。”
“他想干什么?难不成还敢反了不成?”
朱棣不屑冷笑:“他敢有任何异动,老子马上让辽东卫进军,配合驻军灭了他!”
倒不是朱棣狂妄,而是现在李朝基本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大明的很多新学学子、秀才、童生,都充斥在李朝的基层和地方,既为管理,又为监视。
更何况还有当初徐增寿留下的十几万驻军,借李芳远三个胆子,他也不敢起什么谋逆之心。
“大哥,我知道你想什么,但是图们江口一带是虾夷进军的必经之路,我担心他们在那里谋划着什么,咱们不得不防。”
说着苏谨压低了声音:“你别忘了,兴安岭北面还有英国人的驻军,
虽然他们现在没什么动静,但谁也不敢保证,明年开春之后,他们会不会突然冲下来。”
“你说的这个朕倒是已经做了布局”,朱棣笑笑:
“奴儿干都司那边,朕在两个月前又调了十三个机动卫过去,弹药备的足足的,只要他们敢动,朕就打瘸、打折他们的腿,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行,你有准备就成。”
“放心”,朱棣笑笑:“不过你说的这个情况,朕会让纪纲去查实,若是李芳远真敢起什么小心思,明年朕就让李朝变成咱们的一个行省!”
苏谨对那块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能不能变成大明的一个行省不感兴趣,说声知道了就准备撂电话,却被朱棣拦下。
“谨弟,福山那小子又被人抓了小尾巴了,我这有几个怀疑,你听听看.............
事情就是这样,朕和太子怀疑,这件案子的背后绝不是一个当涂王家那么简单。”
“嗯,我也觉得高炽说的没错。”
电话那头短暂沉吟过后,苏谨给出自己的判断:“不过我也觉得大哥你的判断更加合理一点,大量走私如果走陆路,不止风险高,成本也太大,远不如走水路、海路安全,
所以长江和沿海的这些人,有问题的可能都不小,甚至严重一点,整条线都烂透了!”
“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