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磁流体动力性问题会随着输出功率的提升而增高的问题,我想着应该是等离子体工质导致的。”
听到这话,回过神来的牧伟晔一脸诧异茫然的看了过来。
“等离子体工质导致的?”
“这不应该,实验测试中我使用的是最适合电推进引擎的工质·氙气。”
“而且我也实验过使用其他的工质,如氪气、氦气、氮气等气体作为工质来使用,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电推进技术而言,氙气几乎是各大电推进引擎使用的推进工质的第一选择。
毕竟电推进的基本原理是推进剂被电离成离子,然后被静电场或电磁场加速喷出。
而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即给定的能量)恒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粒子,获得的出口速度会相对较低,但它携带的动量更大。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质量流率下,使用质量大的原子意味着每次“喷射”带走的动量更多,从而能产生更高效的推力。
这就像是用机枪射击,发射一颗重子弹(氙离子)比发射一颗轻子弹(氦离子)的后坐力(推力)更大,对目标的冲击更强一样。
而从物理层面来说,氙气的高原子质量和低电离能的组合,在推力和能量效率上提供了最佳平衡。
再加上从工程层面它化学惰性和易于储存的特性,满足了航天任务对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绝对要求。
因此,对于追求极致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关键任务(如深空探测、大型通信卫星的南北位保),氙气是不二之选。
观测室中,徐川笑了笑,并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也没有解释问题的核心,而是开口询问了对方一个问题。
“非线性意味着系统的输出不与输入成正比,它无法用简单的线性方程描述,那么你知道它的来源有几个方面吗?”
听到这个问题,牧伟晔愣了一下。
不是问题太难,而是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
简单到对于任何一个刚进入了电推进引擎和研究磁场的学者都能回答上来的地步。
迟疑了一下,虽然有些不确定对方的意思是真的在询问这个简单的问题,还是在考验什么其他的知识,但他还是按照问题的意思简要的回答了一遍。
“对于非线性特性来说,它的来源主要有介质属性的剧烈变化、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的内在非线性、边界层的移动与变形、辐射与能量损失四大来源。”
听到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