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不让他震惊。
走在前方,穿着白色舱内太空服,年龄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的工作人员陈上笑着点点头,开口道。
“是的,在巡天号·空天母舰的外沿旋转区域具备了0.35G地球重力,它利用旋转产生离心力是实现了初步的模拟人造重力。”
“这个数值和你站在火星上差不多,虽然依旧比不上地球那么舒适,但已经足够减轻太空病带来的各种身体问题了。”
在各种人造重力技术中,利用旋转产生离心力是实现人造重力最可行且研究最深入的方案。
虽然它同样面临人体工程学和巨大工程实施的挑战,但它有着坚实可行的物理学原理。
五百米直径的空天母舰,已经足够进行实时旋转产生离心力模拟人造重力了。
在利用超算模拟和计算后,航天集团的工程师们最终采用了0.35G地球重力作为建造标准。
而之所以采用这个数据,一方面是考虑到了相对较轻质量级的空天母舰建材的强度。
毕竟巡天号·空天母舰实在是太庞大了,五百米的直径意味着即便是它采用最轻的铝合金来建造,其重量也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实际上一艘空天母舰也不可能全都采用铝合金这种轻质钢材来建造。
比如中心的承重区域,连接各个领域的廊桥,合金支柱等等,这些区域肯定是需要比铝合金强度更高的钨合金、钛合金等等材料来建造的。
因此旋转的速度越快,外沿区域对内部结构的拉力也就越大。
一旦超过了连接区域能够承受的极限,过快的旋转速度会直接导致这艘空天母舰解体。
当然,材料的限制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过快的旋转速度会引起‘科里奥利效应’。
也就是在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有沿着原有运动方向继续运动的趋势。但是由于体系本身是旋转的,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运动之后,体系中质点的位置会有所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旋转的坐标系内移动的物体,移动路线会发生偏转,转速越快,这种偏转就越明显。
比如在一个每分钟旋转二三十圈的系统中,我们只是尝试从椅子上站立起来,都会一头栽在地上,这就是科里奥利效应所导致的。
科里奥利效应是没有办法完全消除的,即便是在地球这样一个庞大的旋转系统之中,物体的移动依旧会发生偏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