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投影屏幕上,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进度和关键数据图标呈现在了所有人眼中。
【撞击效应管理与评估系统】
一、火星大气成分、温度、气压、风速等气象监测与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成员国,印度,当前研发进度56.21%。
二、火星地表和地下冰层、土壤成分、地质活动等地质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成员国,印度,当前研发进度49.98%。
三、后撞击监测模块、收集撞击后的环境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成员国,印度,当前研发进度44.77%。。
四、偏差分析单元、识别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一条条工程的进度和研发进度详细的展示了出来,尽管在场的各国代表已然知道这是徐川教授针对印度的反击。
但银幕上展现出来的各项数据和研发情况却仍让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如果眼前的这份数据真实没有问题话,那么在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中,那些由印度负责的模块单元,平均进度几乎只有50%。
毫无疑问,这份数据显然是极其不合格的。
尤其是这些任务中有不少都是软件方面的工作,对于印度这个IT大国来说,连这些任务都完成的如此不堪的话,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说不少人都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制造业等方面都有所耳闻,也清楚这个国家有着‘拖延’的习惯。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火星地球化工程这种一百多个国家联合参与,并且总预算过百万亿的世纪工程上,你每拖延一天,其他国家都要浪费一天的时间。
不仅如此,每多用一天的时间,整个项目的人力、物力、经费支出等各方面的成本都会以百万、千万甚至是上亿为单位增加。
毕竟为这个项目服务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学者等等各方面的人员,如果全都加起来,数量超过了二十万人。
难怪此前那位徐教授会思考着在将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和指标的国家份额重新分配。
如果说按照印度的这种进度推进下去,别说在2029年1月12日驭星工程完成前启动第二阶段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作了。
恐怕到了2032年,再过两年的时间都不一定能搞定。
报告台上,在将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进度和关键数据放出来后,徐川的目光在会议现场扫视了一圈,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在上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