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南北极的磁场强度至少能达到0.06-0.1高斯才合理。
会议室中,一位来自匈牙利的物理学家举起了手,开口道:“这只是理论上的情况,实际上在模拟撞击的实验中,我们的地质模型就已经将这些状况考虑进去了。”
“包括对火星自转的倾斜角、南北半球的地壳厚度不均、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对流不均等等因素都有计算。”
“而最终的撞击实验同样是以建立均衡且稳定的全球性地磁场为基础建立的。”
“在考虑南北半球所撞击的陨石数量以及产生的地震波能量强度不同的情况下,0.02-0.05高斯左右的火星南北极地磁场强度偏差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
作为一个涉及137个国家,参与学者,工程师超过十万人的超级工程,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状况在模拟实验进行之前都考虑过。
火星南北极磁场强度的差异这种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首位上,听完这位匈牙利的物理学家的发言,徐川认真的点点头,赞同的开口道:“的确,我有检查过模拟撞击实验的数学模型和地质模型,如果按照模型的标准来计算,0.02-0.05高斯左右的差距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
说到这,徐川转折了一下,将荧幕上的图片切换了一下,紧接着说道:“你可以看看这个。”
“这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平均热通?”
看着徐川放出来的图片,这位来自匈牙利的物理学家有些诧异的开口道:“不过它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关系吗?”
徐川笑了笑,肯定的开口道:“当然!”
“在我们的模拟撞击实验中,通过研究小行星和陨石撞击事件引起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热流的不均匀性,并将其作为静态的、具有横向变化特性的边界条件,应用于数值模拟模型中,以此研究其对地核磁场的影响是一种通俗且有效的方法。”
“在这种模拟方法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热流的模式、强度以及相对于撞击前的平均热流值的减少程度都是根据撞击体的大小来确定的,它的数值精确而稳定,可以作为关键的控制参数,被系统性地调整和分析。”
“但通过对比早期驭星工程与模拟实验的撞击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火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热流的数据在南北半球有着显著的差异。”
“我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在排除掉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壳厚度差异导致的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