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没关系,只要能通过海路向那里输送物资和船只就行了。
黑龙江岸边,大明肯定要建船厂,沟通整个黑龙江水域的水上交通。
但是有了海运,建船厂也就不急于一时,可以缓缓,就地取材背着,等到了时候再建船厂。
毕竟,建造船厂,那就意味着要有源源不断处理过的木材,总不能还千里迢迢把造船的木材运到辽东去吧。
“云南巡抚再次上奏,希望尽快完成缅甸府县的划分。”
说完兵部公务,张科忽然又提到缅甸的事儿。
缅甸暂时算是平了,但是近一年来各地也偶有叛乱发生,李家现在就把兵马分散在面的各地,随时针对发生的叛乱进行镇压。
李成梁儿子多的优点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他四个儿子现在都能独当一面,除了从军队里提拔的将领外,他四个儿子现在都领了镇守参将的职衔。
而原先西南各省的总兵、参将都已经率领部分官兵返回,毕竟西南各省也需要明军驻守,威慑各地土司,不能长久驻扎缅甸。
如果说一开始,朝廷视缅甸为鸡肋,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话,随着这一年缅甸矿产的大肆开采,当地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以前这些矿产,缅王开发只是为了换取自身所需以及对外征战的耗用,而现在缅甸则成为大明重要的矿产基地。
缅甸的矿产好开采,许多又都是大明所需,自然引发采购热潮。
各种矿产出产后,很快就会被大明商人买走,一时间缅甸的经济反而比缅王统治时期还好。
毕竟缅王那会儿还有节制,采购所需,每年还会带着兵马出征,许多矿工那时候也会被征调走,所以产量一直没有扩大。
而现在李成梁坐镇缅甸,没有对外征战的需要,矿工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矿场工作,产量自然蹭蹭蹭往上涨。
实际上,李成梁巴不得缅甸成年男子都在矿场里劳作,这样就没人造反,他的日子会更滋润。
不过经济好了,自然云南的官府也有些坐不住了。
不止云南,而是朝廷里眼红的人也不少。
云南本来就对三宣六慰有管辖之权,所以云南巡抚天然认为他应该在缅甸获得最大的利益。
可李成梁鸟都不鸟他,这让他既气氛又无可奈何。
于是,他能想到的办法自然就是尽快把缅甸纳入府县治下,如此军方就得交出缅甸的权力,由官府接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