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戚继光没忘记,他的军中一直大量装备虎蹲炮。
这东西造起来又简单,不需要废多少银钱,主要就是铁料。
“工部需要召集一批匠人,研究改良虎蹲炮。”
魏广德一锤定音,这就是他召江治过来的原因,“我希望工部能够尽快想办法提高虎蹲炮射速,像佛朗机炮那样快速发射,然后把样炮送到军前进行实战测试”
魏广德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以当下的技术水平,要想大幅提高虎蹲炮的射速可能有难度。
但是,也绝对不是毫无办法。
其实,佛朗机炮在某些方面,正是虎蹲炮最完美的技术来源。
把虎蹲炮做成空炮管,子药筒直接后装卡在炮筒里,只要能打出去就成了。
这个时代的火炮,最大的难题就是气密性无法解决。
西方为什么在想出后装武器后又果断放弃,重新玩前装大炮,因为射程不足。
但虎蹲炮需要射程吗?
完全不需要。
虽然虎蹲炮能打百丈,但魏广德其实只需要他能在封锁二、三十丈的战场就足够了。
想象一下,明军如果遭遇后世英国龙虾兵结阵而来,他们可是排着整齐队列走到对方枪口前面,隔着百米,甚至最近能抵近到三五十米的距离,近距离用排枪扫掉对方前面的战士,然后发动冲锋击溃对手。
而如果虎蹲炮在这个时候对着龙虾兵来一顿扫射,那场景不要太美。
除了逼迫他们采用散兵线战术外,几无可以应对的办法。
没有了整齐的队形,进攻势头可就没有那么强的压迫感了。
魏广德把他的想法原原本本和张科、江治说了出来,由这两位大佬思考这种武器使用是否会遇到什么问题。
张科是熟悉虎蹲炮的,早前在浙江他就见过,知道威力。
百五十丈的射程,那是大圆球能滚到的距离,实际不到百丈的有效射程。
戚家军在剿倭时,虎蹲炮常常是打击冲锋倭寇的利器。
炮筒里先放火药压实,然后放霰弹,最后还要放个大圆弹堵在炮口起到一定密封效果。
一炮打出去,实弹能飞出四五十丈,而霰弹则是在二三十丈里打出弹幕。
就算是穷凶极恶的倭寇,面对虎蹲炮的扫射,也只有死伤惨重、狼狈奔逃,根本没人还敢冲击明军军阵。
张科觉得可行,江治则是考虑制造难度。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