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数次大战,基本就是由浙兵等其他军队参战。
倭国的地形,其实和朝鲜类似,山地和丘陵地势为主。
稍微冒进,就可能遭遇埋伏。
而且,倭国比不像想象中那么懦弱,还是很能打的。
想到这次征调的南军援兵,魏广德也不知道家里知道了会不会骂他。
现在江南明军,号称最能打的就是九江卫,就是当初在剿倭战争中打出的名气。
而此次支援,兵部本来打算征调九江卫入援的,不过魏广德出于私心给拦下了。
最后南军征调的情况变成了征集五千浙兵,南军京营抽调精锐五千入援。
之前南军集训时,也进驻过南军大校场,连着南军京营也操练了一番。
南军京营的情况比北京京营还不如,能战之兵也就这五六千人,可以说按照这次魏广德的打算,是全部抽调一空。
不过南军那几万京营,也太腐败了,还不如早日撤销。
魏广德记得,十多年前才勾选了万余户民户入军籍,结果南京京营居然凑不出一万精壮。
实际上,魏广德的内心绝对不是他表现的那般淡定。
战场上的事儿,那那么容易计算输赢。
如果真能如此,那都不用打仗,两边将领聚到一起比比兵力就可以结束战斗了。
魏广德担心着前线的战况,而就在夜色笼罩下,一支明军队伍已经突出石见,进入备后地区。
他们的目标,正是津田乡和大田庄。
这两个地名,看上去就和大明乡间无恙,不过却不是村镇,而是毛利家在备后国建立的两个据点城关,储备着大量粮草,原本是打算和织田氏决战的物资。
这股明军当然是奉戚继光的命令,突袭并占领两城,夺取当地的粮草并据城死守。
戚继光可不是个安份的人,让他守住石见,他才不会只把兵力收缩在石见周围,而是根据地势主动寻找驻军点,尽可能把明军的防线外扩。
这也是他要一口吃下长门、安云、周防等地的原因,直接把防线布置在出云和备后。
以出云的沼田庄往北过大田庄和津田乡一直进入出云,期间几个城关明军都必须抢在倭国主力集结前攻占下来。
作为防线的中段,也可能是主要和倭寇交战的区域,戚继光把任务分派给了刘綎。
而邓子龙此时正带着南军追着毛利家冲进了长门,兵锋直指赤间阁,那是长门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