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司大人,西北百里百川乡发现大队明军正在向我大田城攻来。”
大田庄守备国司元相,是毛利家最忠诚的家臣,只是如今年岁已大,所以家主毛利辉元没有让他去备中前线,抵抗织田氏大军的进攻,而是督军驻守大田庄,做为第二道防线,也负责给前线大军督运粮草。
已经八十多岁的国司元相二十多岁就加入毛利军,随军身经百战。
在尼子诠久带领大军进攻毛利氏领地,包围吉田郡山城,史称为“吉田郡山城之战“时,元相在青山土取场奋勇抵抗,并一人讨取尼子氏34员武将,为击破尼子方立下大功。
“有多少人?”
国司元相心中一凛,马上追问道。
“约莫三四千人,还带着大崩。”
斥候急忙答话道。
津田乡丢失,国司元相就预感到明军可能也会来到大田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下午桂元澄才带着败兵四千多人逃进大田庄,他的斥候就侦查到明军的东西。
“他们前进速度如何,需要多长时间能到城下?”
国司元相继续追问道。
“明军速度不慢,约摸三、四日即可抵达。”
斥候想想才答道。
这个只能推测,他们一队人马跟踪了明军小半天,对明军的前进速度有了大致的判断。
应该说很快,特别是那些大崩,被放在马车上,行动速度极快。
而且也因此,他们无法判断明军到底带来了多少火炮。
所以,紧接着国司元相追问火炮的数量,他支支吾吾半天才终于说了实话,无法判断,因为明军的火炮都是平放在十多辆马车上,并用帆布遮盖。
只是其中有两门大炮比较长,帆布遮盖不严实,他们才发现那是大崩。
“比我大田城上的大崩,明军的更大吗?”
大田城是毛利家在东线最重要的物资存储地,为了防备织田氏大军偷袭,所以一直以来这里的驻军都不少,而且毛利辉元还专门调拨了两门大崩放在城头做武力威慑。
同时,为了防止织田氏派出奸细,所以对城内进出人员盘查极严。
这也是锦衣卫不敢在这么重要的城池安排密探的缘故,实在是难以长期驻留,很容易被倭人发觉。
很快,在知道明军火炮更大后,国司元相沉默了。
这时代,火炮更大,就代表着威力更大,显然两边交战的话,他们并不占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